第1085章 15亿

第(2/2)页

岗位分给了一些给福克斯。

        比如执行制片、剧务以及一位副导演的职位。

        很重要的后期剪辑也会有福克斯安排的人。

        而对莱曼这些高层来说,这本就是应该分配的东西,毕竟总得给友商监督的权力,除此之外,便是分级的确认了。

        “g13分级没什么可题,有一些暴力镜头和一些脏话而已,我们能搞定。”伊维尔细细研究过剧本,大致知道拍出来会是怎样,“aa不会在审核上卡什么。”

        福克斯的人非常自信,“贵公司的剧本从一开始就把握得很好,对于这种类型片,必要的一些直观冲突的展现,没人会说什么。”

        嗯,aa的分级猫腻特别多,真完全按照标准,有很多电影都t是r级片,毕竟,只要血腥的画面一闪而过就不是暴力镜头,也太真实了,这是欺负观众联想不出来吗。

        但猩猩与人类的冲突又必须见血,不然情节渲染力未免不足。这就算把基调定下了。

        “还有院线方面……”

        伊维尔按部就班一项项沟通,很快聊起了放映一环的事,“具体院线数量北美院线联盟肯定要看过成片之后再做决定,但以我们的需求,视效见长的影片肯定是要多争取城市中心的影院以及3d、iax等配套搭载的影厅,相关的前期沟通工作我们也会去负责商议……”

        好莱坞8万多块银幕,但条件较好的那些已经改造了试听设备的银幕连一半都不到,像《猩球崛起》这种必定吃播放环境的大作能不将就肯定不能将就,再者,好的影厅票价更贵,更容易圈钱。

        “再就是植入的事”

        福克斯影业享有电影3成的制片收益,他们也确实出了大致3000万的拍摄预算,但这3000万里他们很快又收回了1500万,原因是林林总总的赞助商们为了广告、联动等原因拿出了5000万植入席位的费用,双方按比例均分了。

        更绝的是,就算是剩下的那1500万的投入,他们也将项目版权的未来收益打包成了一个金融产品,向外部的投行、基金会预售,不管《猩球崛起》的票房大爆还是不达预期,都能轻松融出1500万,也就是说,福克斯完全没出钱,全部的风险一丝不沾,已经躺在功劳簿上等着赚钱了。

        大家要知道,拼盘投资一万个好,但那些外部投资者其实并不能真正分走等比例的制片收益,在制片方依旧是福克斯的情况下,哪怕不隐藏未来可能的账面盈利部分,单纯用金融手段对金融手段,也只是获得比投入高一些的利息。

        毕竟,收益部分是可以延续到电影上映之后的,什么dvd、原声大碟、周边收入都可以先用类似手段平摊成时间成本。

        看似拼盘投资能赚钱,但也只是用资金借给制片厂用,并用大半年的回润手段慢慢清偿抵押。

        这也为什么整个过程下来,稍微有点野心的最后都变成了自立门户的厂牌,比如传奇影业、沙丘娱乐、相对论娱乐都是电影基金变厂商得例子。大家都不傻。

        当然,自新世纪的并购潮兴起,这样的操作就不少见,欧洲乃至于印度都有大笔款项进入好莱坞,只不过从次贷危机后,很多华尔街投行都把目标瞄准了盛世文娱这一方向,资金流入好莱坞的趋势加大而已。反正,莱曼目睹这一切,丝毫不动心,他现在不缺钱。

        哪怕是做交换,也是以资源互补为主,或完善版图、或下沉业务渠道,还真用不着这借鸡生蛋的方式腾出资金链的操作空间。

        又过了几日,摄影棚那边的剧组进入了最后开机的阶段,很多具体拍摄的戏份安排在一场场的筹备会中议定,等着摄影师与服化道等重要岗位人员详细步骤、统一摄影和美术风格等等,然后就轮到谈定拍摄地、转场顺序、以及演员前期培训等事务完结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顶点手机版网址: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