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2章 风口之下(求订阅,票票)

第(2/2)页

月28日,伯南克发表声明,认为次贷对于市场的影响已经被控制住了。

        消息放出,美国股市在4月继续上涨,创了历史新高。

        可在这样歌舞升平的日子里,很少有人注意到了另一个隐患,房地产市场问题。

        再就是金融市场通常来讲主要由两种情绪所主导的——贪婪或者恐惧。

        在房价蹭蹭上涨的情况下,前者无疑才是市场的主旋律。

        因此各大信贷机构哪怕得到美联储的提醒,其他业务缩紧了,但有关房地产方面的次级贷款,依旧在对原本资质不够的借款人提供贷款——反正房价一直在涨,没法还款的话就把房子没收抵债呗……

        更别提资本主义社会骚操作就是多。

        光是借贷也就算了,一小部分人还不起,大不了坏账,只要整体经济形势一直上升,也不算什么问题。

        但各大信贷机构和投行还把次级贷款玩成了金融产品。

        具体来说的话就是那些次级贷款早就被金融机构打包出售了,这个过程合法合理,童叟无欺。

        其原理大概如下:假如我有一笔100万的贷款,其违约率为01,十年收益的利息为20万,那么我现在将这笔贷款打包卖出去,只要105万的现金。

        那么机构b琢磨了一下,经过计算后认为这笔交易有利可图,就会把这笔贷款买下来——在a看来,他100万的贷款立刻获得了105万的现金,在b看来,他获得了一笔风险较低、长期来看回报不错的资产,大家都很满意。

        然而机构b的计划不止于此,他将这笔贷款“证券化”了——也就是说,将这笔贷款分成了1万份,任何人都可以购买一份这笔贷款的证券化产品,然后等着回报。

        于是证券化之后的次级贷款又进入了市场,被更多的人所持有——而银行家们的创意还不止如此,他们为了避免这些次级贷款集中爆发违约,还将不同地区、不同信用等级的贷款同时“证券化”,然后混合到一起,以分散风险——从某种角度来看,这么做是很科学的。

        因为所有地区、所有人同时爆发违约的可能性非常小。

        于是这些资产被世界各地的金融机构跟个人投资者们买了回去,这就是为什么爆发在美国的次贷危机会引起全世界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之一。

        也就是说,美联储提醒的次贷隐患,被大家人为忽略了房地产这一块,因为房地产一直在涨,只要它不跌,围绕房地产的资产贷款业务永远都是能盈利的。

        有利可图的事,不需要别人提醒,每个人都在最大化的追求这个过程。

        美国新建住房数在2006年1月攀升至约230万套,2007年就到了265万套。

        住房多了,没人住怎么办?

        信贷机构针对此事再度降低住房贷款门槛,让更多的穷人加入这场游戏。

        所谓的调控,资本家和华尔街精英都有各自的想法,美联储又能怎么办呢?

        伯南克估计也没想到这些人这么会玩。

        金融市场进一步繁荣的情况下,萤火虫大楼,莱曼正在跟约瑟夫商量事情。

        “我让你调查的怎么样了?”

        “它的经营状况一直不好,事实上,要不是阿维-阿拉德接手后重组了董事会,九十年代它就结束了。”

        约瑟夫简单回答了几句。

        而他俩讨论的,自然是莱曼时刻关注的漫威。

        这家公司几度破产,白菜价卖给dc,只要华纳能够承担债务两次都被拒绝。

        1991年,又一个不重视发展,只想捞金的吸血鬼佩雷尔曼接手漫威,并运作漫威上市。

        上市后的漫威为了拉高股价,不断的收购,一路买买买放出利好消息,最后佩雷尔曼套现离场,漫威再度破产,直至阿维-阿拉德接任,这才稳定了局势。

        但因为疯狂收购的那几年,使得漫威摊上了许多不良资产,还有债务,哪怕超级英雄是改编大势,他们依旧举步维艰。

        更重要的是,现在的银行更难贷款了,哦,除了房地产。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