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8章 奥斯卡大年(求订阅,票票)

第(2/2)页

有意思的是,电影的口碑传播比起媒体时代快捷太多了。

        《无法触碰》就是受到这种益处的项目。

        当《无法触碰》法国本土票房过了16亿,日滑落趋向稳定的时候,才是影片奇迹的开始。

        在连续9周冠军之后,票房逆势增长了,涨幅高达百分之27,直接再一次惊呆了法国本土电影人——真事。

        为啥会说是奇迹。

        因为很客观的一个事实就是,随着放映时间的增加,电影的票房收获肯定慢慢减少。

        或许存在一开始看走眼的时候,比如原时空《阳光小美女》次周票房比首周多出7成成绩,但那也不多见。

        更别提一个放映了快两个月的电影突然又迎来爆发,即使是最欣喜最渴望见到这种局面的百代、高蒙、欧罗巴三家发行方都没这么想过。

        电影吗,终有下画的一刻,起起落落落落落,落到最后院线不爱放了,才是正常。

        谁能想到本来是按照这个正常剧本走的电影居然还有反抗——任何言语都不能形容吕克-贝松的震惊,哪怕他第一时间就反复跟院线确认了数据,确确实实是真的逆势增长了。

        或者说,院线也没必要撒这个谎。

        根据发行条款,这票房到最后反正也得分,瞒报既不容易,也会因为违规操作赔发行方一大笔钱。

        他们没理由这么做,也不可能私下里主动贴钱报一个更高的数据。

        后者,一般是制片方会干出来的事情。

        比如破个记录涨涨脸、提升厂牌形象,所有类似买票房的目的都不可能是为院线服务,更大的作用在于其他地方。

        为了此事,众多报纸连夜加班,更改排版。

        因为足够有话题度,不是吗?

        像第二天,也就是2月19日。

        《费加罗报》就用娱乐头版告诉了民众这么一个有趣的事,“58天放映之后,《无法触碰》逆势增长,或有望超过《泰坦尼克号》!”

        很简洁的报道,却对民众很有效果。

        媒体们纷纷指出《无法触碰》可能会上演“大船”奇迹——仅限于欧洲市场。

        《泰坦尼克号》啊,当初可是差点打破1700万收看人次,因为票价问题,现在还挂在法国历年票房榜的榜首。

        换句话说,法国的电影市场被一部好莱坞电影一直占据了这么久。

        虽说,这也是因为本土电影不怎么争气,老是拍些有的没的,观众纷纷用行动证明裸体艺术不咋行。

        但不代表法国的观众就没有其他的想法。

        每个地区总该有自己的电影文化的。

        就连被美国一直欺负的日本,其动画电影文化都是吊着美国大片打,甚至老片重映都吊打同期外来作品。

        更别提法国媒体以及政府以及本土电影人都愿意推一把《无法触碰》。

        或许有些人也不咋喜欢这部片,但它肯定比《泰坦尼克号》要值得推广。

        就不说什么政治正确,虽然也有一部分文化考量在里面。

        但这些报道,主要就是想搞出一个事实:让观众清楚的认识到,《无法触碰》接下来的表现很可能改变已有的票房格局。

        再者,莱曼的号召力比前世那两位导演大多了。

        多部作品的积累,让他的影片本身就成了一块金字招牌。

        原时空,《无法触碰》本土破亿的时候,法国总理亲自号召观众去看,但到最后也还是差了一步,才166亿多。

        倒不是电影不够出色,而是一开始票房开局低了,一直稳扎稳打,声势到中期才打出来,但那个时候已经慢了。

        这时空,三家发行方合力推广,也比前世的宣发资源来得要多。

        随后,三家高层也反应过来,借着热度又来了一波宣传轰炸。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