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观众反馈(求订阅,票票)

第(1/2)页

“老板,那边已经发来数据反馈了。”

        吹水软文和网络推动的相关手笔不断发酵的同时,蓝蝶影业市场部门数据组的工作人员,也已经拿到了调查公司的统计报表。

        看着几十座城市、超过500家影院的实地抽样结果,利亚姆和莱曼都露出了感兴趣的神色。

        或者说,这份报表所带来的是影片后续的宣传走向以及对票房成绩的把控预估。

        利亚姆抬手示意,这名汇报消息的年轻员工立马说道:

        “受访观众的数量是5360人,其中男占百分之62,女百分之38;25岁以上45岁以下的观众占百分之72,25岁以下16岁以上占了百分之20,剩下的低年龄段和超过45岁的人群只有百分之8;另外,观众满意度超过百分之83,给出a评分的有百分之64”

        对于电影正式放映之后,统计观众满意度和人群分布的手段,算是大部分影视公司都会去做的一件事。

        因为这种数据虽然不算全面,但能很好的见此认清自家影片到底是什么年龄段的观众看以及看完之后的实时评价。

        这对之后的放映来说,好处颇多。

        比如,口碑太烂,满意度太低,就可以做好缩减投入的准备了,又或者资源匹配配不上放映市场,就需要加注筹码。

        而这些,都能从抽样调查的结果里窥见一二。

        就拿《阳光小美女》来说,儿童和上了年纪的老人显然不是受众人群,且女市场占比不错——接近四成,说明真的对女观众很有吸引力。

        一般而言,大部分影片男与女的比例接近73开,甚至还要低些。

        再就是满意度了,因为是代表市场最真实的反映,不是影片公司为了造势自吹自擂,这样的汇总结果显然非常有说服力。

        换言之,如果连买票进场的观众都是一面倒的差评,媒体上、网络上吹得震天响,各路影评人把影片说得再前无仅有的精彩,该没有成绩的依旧不会有成绩。

        很多时候,电影扑了,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观众不看,这关影片拍得好不好的影响不是很大。

        题材、内容、剧、档期能影响票房的多了去了,但只有观众最真实的反馈,才是看出后续本质。

        显然,《阳光小美女》这超过8成的满意度让利亚姆送了一口气。

        虽然,他很相信莱曼的眼光,但市场不给点回应也不免的会担心下。

        而这些好评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中青年观众,也就是影片将来的目标人群对影片很有好感。

        意味着这个满意度,在家庭喜剧这一块都算是出类拔萃,肯定能有收获。

        这就好比钱袋子们愿意掏钱买单,那票房就决计差不了。

        至于不太满意的那部分观众,也不在蓝蝶影业的考虑范围之内。

        毕竟,没有哪部电影能讨好所有人,不喜欢看,当然有不喜欢的理由,更是强求不了。

        咱只要大部分观众都认可就行了,少部分的期待下部作品争取给伺候好吧。

        是以,利亚姆对这部影片的线下反馈还是很高兴的,并立马根据受众人群的年龄段,制定新的推广计划

        忙碌的时候时间总是过得很快,莱曼回到家不久,坐在书房思考了一下今年的项目出产,很快,公映首的票房统计结果出来了。

        挂掉电话,打开电脑邮箱。

        莱曼锁定了一个数字——1042万。

        和前世一两百万的开局比起来,无疑是巨大的飞跃,但跟主流商业大片比起来,肯定稍显不足。

        不过,也很满意就是了。

        《阳光小美女》的成本包括已经投入的宣传费用,两者加起来也就不到2500万,首1042万差不多已经收回大半的制作成本了,盈利的潜质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