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5章 特效业务(求订阅,票票)

第(2/2)页

后很正常的引起了许多制片厂的注意。

        这之中,狮门就是其中追求的一员。

        前面就说过,畅销改编电影是现在好莱坞的流行改编方向,近乎到了碾压原创剧本的项目地步。

        又因为打破首日观影人次记录,以《哈利波特》系列搜刮全球影视财富的市场案例为证,也有迪士尼《纳尼亚魔法王国》第一部的成功为鉴,主打青少年观众的魔幻影片成了现下最为被追捧的题材。

        其实,好莱坞也喜欢跟风,史诗电影火,大家一股脑的拍史诗,史诗不行,魔幻好像很能卖座,大家又纷纷寻找魔幻项目。

        而《暮色》一开始并没有进入众人的视线,因为这书刚出来,有过两三个月的口碑发酵期,那时候销量不算出众,自然没谁特别关注,现在销量一高,会引来制片厂也很寻常。

        这之后呢,许多制片厂知道版权被卖出去了,买家还是萤火虫,然后就放弃了,毕竟在电影没上映之前,谁知道《暮色》能不能成功。没有这个选择,又不是就没有同类型的魔幻版权了,没必要特别耗费精力。

        但狮门的几位高管在详细了解《暮色》后,觉得大有可为——这种事全看眼光,《哈利波特》没火的时候,谁特么知道会被如此追捧。

        而且,更重要的是,这很符合狮门对自己未来转型的制作计划。

        现在的狮门还是个专注惊悚题材和锋锐作品的制片厂,翻开它的履历,什么《美国精神病人》、《华氏911》、《太平间闹鬼事件》,其相类似的特征就是没有大制作。

        一部投资超过6000万美金的都没有。

        按理来说,狮门从创立之初就实行美元攻略,到处买买买,买片场、买设备、买发行渠道、买独立制片厂,怎么会没有6000万美金拍部电影?

        但问题是,那时候的狮门跟现在的萤火虫一样,就算拍出大制作,自己也没有资源宣发,必须求助六大,而狮门是不愿意成为六大附庸的,所以,他们宁愿不投拍大制作,一直专注小众领域都可以。

        不过吗,发展了这么多年,狮门觉得自己有能力挑战高投资项目了,但手上一时之间没什么合适开发的作品。

        这不,他们盯上了《暮色》。

        一来,题材是最热门的魔幻,主打的也是青少年市场;

        二来,很有热度,对宣传作用很大。

        原时空,有关《暮色》的版权抢夺是被顶峰娱乐拿下的,因为他们开价最为打动作者斯蒂尼芬-梅尔。而第一部成功后,狮门眼看这系列对自己版图的完善,以股权置换和一大笔钱收购了顶峰娱乐,还是掌握了《暮光之城》系列项目。

        但这时空,莱曼先行插足之后,顶峰娱乐自认不能从萤火虫手上拿回版权,自然就没有动作了,反而是狮门觉得凭两者多次合作的关系,外加也没听说萤火虫要立项,可能就是买个版权囤积,抱着类似的心思过来求转让。

        他们开价也挺有诚意的,莱曼买下《暮色》、《新月》以及额外签署一份后续版权优先购买权,才花了不到1400万,狮门直接就开价3000万。

        也就是说,如果莱曼有意转让,这一来一回,屁都没干就是因为看好的一部销量增加就赚了1600万。

        什么叫为眼光买单?

        当然,莱曼是不可能为了十几亿的项目,3000万就给卖掉。

        莱曼只得含糊的解释,说自己买下这两部的版权是有一定意向拍摄的,不是单纯的扩充版权库。

        乔恩-费勒梅一脸郑重,“我知道可能萤火虫会有拍摄的打算,但这事没有商量的余地吗?合作开发也行,你授权,狮门投资,还能减少制作风险,共同盈利,你觉得怎么样?”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