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纽约行》(五)

第(2/2)页


        收购案之外,派拉蒙将与斯皮尔伯格、大卫-格芬等管理层签署新的雇佣协议,分别继续担任制作人执行官的职务角色。

        在新的收购重组的梦工厂制作厂牌里,其管理工作还是由斯皮尔伯格、大卫-格芬负责展开,在派拉蒙每年14到16部电影计划中,梦工厂将负责承担其中的4到6部,至于原先梦工厂的宣发渠道以及其他功能的公司结构将与派拉蒙公司相关渠道结合,统一经营。

        也就是说,梦工厂又丧失了发行权力,必须配合派拉蒙行动。

        不过耗时近两年的谈判拉锯,斯皮尔伯格还是没有作出最后的选择。

        他还在争取更好的出路,比如《逃离克隆岛》。

        而就算被收购,地位与权力乃至合作待遇方面,也很必要拿着新的市场成绩去进一步拉高期待值。

        斯皮尔伯格再次没有给与明确的答复后,雪莉-兰辛也没多做纠缠。

        反正大的基调已经确定,细节问题哪怕繁琐了点。

        闲聊一会,斯皮尔伯格突然谈到了正在上映的《纽约行》。

        侧面说了一下电影在圣诞档期的热度后,他试探着问了问雪莉-兰辛。

        “当初,莱曼等人和你们还是合作关系,要没有派拉蒙帮忙铺路,他也进入不了北美市场,依你看,我们之间还存在合作的可能吗?”

        斯皮尔伯格的一席话透露出他想找莱曼合作的想法,毕竟梦工厂的几个大股东都同意收购条件,他现在也反对不了了,只打算为了自己的后路着想。

        “你的意思是?”雪莉-兰辛故作诧异道:“我又不会拦着你做什么。”

        “哈哈。我这段时间一直有合作的念头。”

        斯皮尔伯格得到答案,把这事抛到脑后。

        派拉蒙跟莱曼的关系有了很大的嫌隙,该知道的都知道。

        他就算加入了派拉蒙,也保住了梦工厂的厂牌,加之自家的工作室也有投资项目,这么一个顺风顺水的导演,总能有合作的机会。

        这两年,他可是从不少渠道关注到了莱曼的动向。

        而想要在好莱坞有一番作为,当然是朋友越多越好,尤其是有实力的朋友。

        作为曾经一路走上来的大导演,他现在像个资本家的时候,多过片场拍摄。

        电影出产也是每年渐少,很多时候,他已经失去了以前那种旺盛的创作精力与欲望。

        就算有了好的想法,他也是投资多过拍片,找人导演多过自己上手。

        究其原因,他已经老了,不再年轻。

        梦工厂的失败更是浇灭了他心中最大的野望。

        而莱曼不同,他还年轻,眼光又好,让他看到了以前自己的影子,那一股向上的冲劲。

        雪莉-兰辛的话,也让斯皮尔伯格更加放心的接触莱曼。

        生意场上没有永远的敌人,就算不爽,也得压下,这才是合格的派拉蒙总裁。

        随后,斯皮尔伯格告辞道:“我还有事,先行一步。”l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