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 突出一个大气(求订阅推荐)

第(2/2)页

,只为得到旗下的众多电影版权,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星球大战》。

        而《星战7》、《星战8》和《星战外传侠盗一号》三部电影的利润就超过15亿美金,也就是说不算这公司的其他价值,光一个电影的后续开发就赚回收购价的百分之40。

        然后再详细说说《星战8》吧,数据列出来也更直观。

        这部电影的北美票房为62亿,海外票房71亿,全球票房加起来13325亿美金。

        其中院线分账差不多是6亿,然后进账全球家庭娱乐方面(dvd,电视转播版权等等)收获389亿。

        再扣除制片成本和宣发费用为385亿。

        拷贝运输与损耗,扣除9千多万,利息与管理费用收获3千多万,总支出5783亿。

        片方净利润4175亿美金,回报率高达172(收入支出)。

        也就是说迪士尼靠着这一部电影,还没计算玩具之类的授权费用(这个查不到,不是迪士尼的公司),就抵得上莱曼辛苦两年的成果。

        当然,这也是因为莱曼是投资方,没真正参与到发行,最大的那块肥肉根本吃不到,都让欧罗巴影业和派拉蒙影业分去了。

        想想,他靠着4部电影全球总票房都累计接近10亿,周边运作也差不多能有6亿,再加上角色授权之类的,总收获应该在19亿左右,就算扣除掉人工成本、制作成本、损耗、和院线分账,也应该有个10亿。

        但,这笔钱,他真正分到手的还不足3亿。投资《电锯惊魂》和《非常人贩》的利润不算入这一部分。

        也就是说,两年了,公司账面上的4亿8千万,还是靠着简单的金融运作(存银行这么多钱,稳赚不赔的投资肯定是会做的,有专门的银行主动担保利润周转率多少,不过,比拍电影肯定少多了),以及真正拿大头的《电锯惊魂》撑着。

        真要纯打工,真是干到死也不一定能有一个系列电影的价值多。

        看来想真正崛起,还是要建立自己的发行渠道,多吃到肉。

        就比如梦工厂,打工也够努力了,一年能出一部爆款,还有诸多小赚的电影,甚至国内发行渠道也通过买入发行公司顺利完善,但依旧敌不过好莱坞六大的封锁,被直接玩死、拆分。

        好莱坞六巨头,每一家的背后都有底蕴深厚的传媒平台支持,也确实不是小打小闹就可以冲破防线的。

        但,还是不能放弃那种想要吃肉的决心。

        就算海外渠道建立不了,北美的发行总要搞定吧。

        到时候,也能少割点肉,能稍稍往行业的上游冲冲,不用受到那么多的剥削。

        电影发行说起来深奥,其实最重要的还是能把电影铺出去。

        就像做零售一样,一个个门店(影院)能安排上。

        这就意味着每个州都得有相关的办事部门负责跟当地的影院进行沟通,办事处和人员的招聘、建立才是难的地方,只要解决这个,在全美做到发行电影,还是容易的。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