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幕后团队(求推荐收藏)

第(2/2)页

广告,贴到各大摄影棚去,我们得需要尽快完成演员的招聘事宜了。”

        “嗯,好。”得到吩咐的托马斯马上就出门开始行动了。

        “唔,你可总算答应我的建议了。”瑞恩也显得很高兴,他终于不用在面对那些千奇百怪的问题了。

        “那我去把剩下的分镜头构图给完成了,瑞恩,你就去修饰一下剧本吧。”莱曼开口提议道。

        瑞恩此时满脸的轻松,他随意的回应道“放心,这个我拿手,很快就能完成最终的定稿。”

        不再言语的莱曼回到了书房,又开始新一轮的绘制电影《活埋》的分镜头。

        他的素描功底也不太好,只会用简单的线条来表示场景。例如用一大一小两个椭圆外加4跟直线就构成了男主角的图案,在用铅笔把周围涂黑,寓意绝望,这个分镜头就画好了。

        所以他完成的很快,按这种画法,一个场景的构图也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变成纸上的图稿。

        简练而又直接,算是莱曼很喜欢的构图方式。

        他不时的用铅笔描绘,也会停下来回忆前世看过的具体影片成像,来帮助他更好的构思场景构图。

        莱曼其实心里是对整个的电影拍摄是有底的,但他还是详细的绘制了每一个场景的分镜头,做到尽可能的详细。

        因为分镜头这东西从来都不是导演最需要的,而是与各部门沟通时非常有用处的工具。

        你不能指望拍摄的时候,每一步都要去先让灯光、摄影等职位的人了解要怎么去拍才能达到你想要的模样。与其费尽心思想让别人理解你的拍摄思维,不如绘制好分镜头交给幕后拍摄人员,让他们心里知道大致接下来想要的镜头成像是什么样的风格会更好,也更有利于拍摄时的流畅。

        这就是分镜头所带来的便处。

        《活埋》剧组本就是一群新手外加行业履历并不算优秀的人组成的队伍,那对他们来说,能清晰的理解影片的拍摄风格就更加是一件重要的事了。

        拍摄现场的效率对拍摄的进度至关重要。

        任何电影都是团队协作的产物,即便优秀如詹姆斯卡梅隆和史蒂文斯皮尔伯格,同样也要有团队的支持。

        莱曼很清楚,要想顺利的完成这个项目,他这位导演,必须让这些人都能理解自己的拍摄意图,以做到现场的实时调控。

        又过了一天,分镜头彻底的完稿,瑞恩那边的剧本修饰在莱曼看过之后,也确定了下来。

        再接着托马斯的跑腿任务完成以后,他们三人小组又开始忙活摄影器材的租赁。

        跟一般拍摄作品的新人一样,莱曼也是计划电影中所有要用到的器材,全部通过租赁完成。

        这当然也会是一笔不菲的开支,35专业的摄影机的租赁费可不便宜。

        就再商议着去哪家摄影用品店租赁的时候,剧组的实习生托马斯给了莱曼一个惊喜。

        “你说你认识一家售卖摄影器材的店铺老板。”瑞恩在旁边同样的不可思议,当莱曼听到托马斯有能力低价租赁到摄像用的器材后,他也是差不多的反应。

        “对,我爸爸他跟那位店铺老板很熟,我读大学买的第一个dv摄影机就是在他那买的,不过,他开的店铺不在戛纳,而是在普罗斯旺地区的马赛。”托马斯接着说道“从这里坐车过去的话,大约要3个小时。”

        马赛同戛纳一样都坐落在普罗斯旺海岸线,距离并不是特别远。

        这点车费和租赁节省下来的费用根本不能相比,莱曼想都没想,就开口决定道“就去你说的那位熟人那里租赁器材,我们明天就过去。”

        结束了摄影器材的话题后,莱曼等人又聊到了外景地的事情。

        电影里的那口棺材可是在沙漠之中被埋的,当然需要寻找合适的取景地拍摄。

        “我问过一位房产经纪人了,他手上有一个适合要求的大仓库,就在马丁内斯海滩的周围,随时可以取景到沙子。”对这事最有发言权的托马斯开口说道,他最近没事也去跑了戛纳周围的房源市场。

        虽然黄沙和海滩的沙子有一定的区别,但通过一些巧妙的拍摄技巧也可以达到以假乱真的目的,莱曼并没有觉得托马斯有什么做得不对的地方,反而表示了肯定,“嗯,我们等会去看看。”

        。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