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0章 大清不是围着你们年家转的

第(1/2)页

四爷在大年三十封笔前,召集了王公大臣,在太和殿商议这件事。

        其实早在去永寿宫前,他的心里就有了人选。

        问了皇后后,他心中的主意一直没变。

        只是经过几天的思考,想出了一个万全之策。

        并且,为了不让旁人认为皇后从中作梗。

        他便拖到年关将至才公布。

        此刻,他坐在上首的髹金雕龙木椅上

        龙袍上的五爪金龙,将本就霸气的他显得尊贵而威严。

        他俯视着官员们,威严地道“关于立储一事,朕已经有了结果,想跟尔等商议一番。”

        此话一出,一直催促四爷的官员们面露喜色。

        而年羹尧却心中一惊,急急忙忙上前道“皇上,阿哥们还小,现在就立储,会不会为之过早啊。”

        “不如你说说,什么时候立储为好。”四爷淡淡道。

        虽然他的语气淡漠,却给人一种“朕不说了,你来说吧”的意思。

        年羹尧性子是鲁莽,但他不傻。

        听出四爷话里的犀利后,他讪讪地退下,能屈能伸地道“皇上英明,您的决策一定是对的。我就是个奴才,哪里懂这些。”

        见状,一些看不惯年羹尧的,向他投去一抹鄙夷的眼神。

        见年羹尧服软,四爷继续道“关于储君,朕心中已经有了明确的人选。但为了不让太子早早曝光,成为众矢之的,朕打算把皇位继承人写下来,放在乾清宫“正大光明”的牌匾之后,私密立储。”

        一时间,文武官员哗然。

        本来想要知道谁是储君,也好提前抱大腿。

        如今秘密立储,那就和他们没什么关系了。

        合着他们等了那么久,一点方向和目的都没有。

        于是,官员们一下子分成两派。

        一方面,是一些赞同的声音。

        “皇上,微臣以为,您这个法子特别的好。这样国本已经确定,人心有归系,不会发生dongàn。”

        “是啊,这样一来,跟公开立太子没什么区别,但又因为没有举行正式的立储仪式,大家都不知道是谁,避免了皇权过早的瓜分,以及结党营私的局面。”

        “皇上英明,届时即便发现储君不合适,就算随时改换,对朝廷的影响也不大。”

        “奴才也以为,这种立储的方法好。这样对储君的选择性强,既没有嫡庶的限制,又有选君当选贤的意思,比只立嫡长的制度要好,也比明立太子要好,能更好的保护将来的储君。”

        当然,还有一点,他们没敢说。

        那就是秘密立储,皇帝和储君之间,不会发生冲突。

        皇子和百官都不知道是谁,没有结党的对象,更没攻击的目标。

        不会产生过早结党营私,皇室手足相残的局面。

        康熙帝和先太子,不就是一山不容二虎,发生了冲突么。

        同时仍可令皇子、皇储从政,不失满洲的传统。

        而且,即便发现储君不合适,重新再选择的话,也不会因为官员过早辅佐储君,导致朝廷损失惨重,阻力过大。

        因为那个时候,储君党羽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