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想起了一档节目

第(1/2)页

第381章:  想起了一档节目
刚送走狄杰,就有太监把一个身穿麻衣,看起来有六十多岁的男人带进了殿,对高大力施礼,媚声媚气的道:
“干爹,儿子把刘师父带来了。”
“天顺呐,过来咱家给你介绍。”高大力指着这个六十多岁的男人道:“他是宫里造办所专司制作玉器的老刘头儿,玉盘就是他鉴定的。”
“刘师父你好。”李天顺道了句,上下打量了几眼这个男人,心里不由就是一乐。
就见他脖子上戴着几串玉质的项链,手上缠着几串玉质的手链,要不是身上穿着长袍,怎么看怎么像上辈子在古玩市场,用廉价阿富汗玉和染色玉骗人的贩子。
“小人见过李捕头。”刘师父对李天顺忙拱手还礼道。
李天顺还是忍不住好奇,指着他的脖子和手腕问:“刘师父,你这是……”
估计刘师父经常被人问这个问题,很自然的笑了笑道:“李捕头有所不知,小人这辈子就和玉打交道了。
这些玉料是小人刚做出来的,要经过人气的滋养才能进一步加工,所以小人就经常把这些玉料戴在身上,您不要见怪。”
原来是这样……好奇心解除了的李天顺直接进入主题,向他询问为何判断玉盘是秦汉之物?
要说这位刘师父还真是专业人士,当即从玉盘的老旧程度,质地手感,沁色包浆几方面进行了解答。
不过他也只能认定这个玉盘是秦或者是汉朝的,且从上面没有龙纹来判断,不像是属于皇家之物。
对上面刻着的‘天地溢满,福寿万年’说不出来历,对玉盘中空部分也不知道藏的什么东西。
即使是这样,李天顺心里还是有了些底,既然官方的鉴别完毕,那就把希望寄托在那些古董店老板身上,没准他们认出此物到底是秦朝的还是汉朝的。
毕竟高手在民间这句话,在哪个时代都都适用。
让刘师父走了后,李天顺便开始着手收集指纹。
此时高大力已经按李天顺的吩咐,让太监拿来一小袋面粉,还有松香。
同时把失窃后但凡到过甘露殿里的太监和侍卫召集过来,让他们把双手沾上墨,在纸上摁上掌印和手印。
另一边,李天顺则带着狄婵儿在所有的木箱上开始提取指纹。
虽然没有显影记和照相机,却可以用刷子沾上面粉,在木箱上刷出指纹的痕迹,再用松香烟熏定性,最后拓在纸上。
在这期间,李天顺还给狄婵儿普及了许多关于指纹鉴别的知识。
比如指纹在平常是很难观察到的,但人的大部分汗液都是通过毛孔排出,虽然指纹排出的汗非常少,却也会留下痕迹,因为这些汗里不仅有水,还有脂肪和蛋白质……
又比如说指纹主要分为三大类,一类是箕形纹,一类是斗形纹,还有一类是弓形纹,这三类指纹不但有着形状上的区别,而且每一种也都有细微不同。
主要区分特征点是分叉点、终止点、中心点,三角点。
还有,不同年纪的人指纹密度也不同,少年的指纹会比较密集,成年人的则较疏松,等等等等。
虽然听得小警花云山雾绕,小脑瓜袋“嗡嗡”得,但还是一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