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36 显一番身手

第(1/2)页

  一枚品相完好的猴票,单价在一万五到两万左右。

  80枚一版的保存完好品相不错的猴票,价格在180万左右。

  花了200万在拍卖行拍下那版猴票的是360老总,这是19年的事了。

  单论价格而言,猴票不是最高的,比它高的还有不少。

  就比如1953年,邮政部门受军方委托,按照海陆空三军分别用三种颜色为部队专门设计的一款军用邮票。

  由于该种邮票在部队内部使用极少,并未大量流通,加上年代久远,导致其存世量极少,尤其是象征海军的蓝色邮票,还未发行就被统一销毁,估计存世量不超过十枚。

  2011年,一枚蓝军邮票拍出了270万天价,刷新拍卖纪录。

  最为牛逼的是那枚把祖国大陆染成红色时未将阿里山所在地区表现出来,名叫《祖国江山一片红的》的最为有名的错版“大片红邮票”,堪称国宝级邮票,存世量个位数,发行的头一天发现有误,紧急叫停,2018年以1200万的拍卖价成交,轰动邮票收藏界。

  不得不说,对于这些珍稀邮票,在这年代确实比在2023年搞到的几率大,但王明远的态度是随遇随缘。

  专门去找,花费的时间精力太大,还不一定能找到,发财的机会有的是,专门着眼于这方面,得不偿失。

  就连猴票,他也不打算弄多少。

  物以稀为贵这个道理,王明远还是懂的。

  按照眼下这情形,他相信很容易就能收集到不少,和这邮递员有相同遭遇的人肯定还有一些,全版的弄个几百套,应该不会太难,可是,当这么多东西流入市场,还珍稀吗?那将是疯狂贬值。

  当然了,他也完全可以大量收集,然后打个时间差,四处快速出手,狠赚一笔,可真这样做的话,随之而来的问题也会很多,麻烦不断。

  2023可是信息时代,也是监控时代……很多事情,只能适可而止。

  不过,90年以前的很多邮票还是非常有收藏价值的,王明远不清楚它们的收藏价格,但还是直接去了柜台,将里面的邮票一样来上十版。

  反正不会亏!(邮局也搞销售业绩的,这时候并不会问你买那么多干啥)

  事情办得差不多了,王明远这才出了电话电报大楼,选了拐角无人处,将东西放入随身空间,顺便将装着麂子肉的袋子取出来,然后提着回到大楼前的台阶上坐着,等待周建军的到来。

  大约二十分钟以后,一辆吉普车在大楼前停下,王明远透过车窗看到来的人就是周建军后,赶忙提着袋子迎了上去。

  “周大哥……”王明远笑着打招呼:“这还麻烦你亲自跑一趟,我受宠若惊啊。”

  “你小子,别跟我来这些虚头巴脑的,咱们又不是第一次见!”

  周建军下车后,瞪了王明远一眼,随后目光看上王明远提着的袋子,耸了耸鼻子:“血腥味儿……你这袋子里装的是什么?”

  “是村里人上山打到的麂子,这不是要来见你吗,知道你好这一口,就想着给你带来了,是麂子的四条腿。”

  王明远将袋子打开,里面四条赤麂腿,仿佛刚从赤麂身上割下,血滴犹在,虽然隔了一天两夜的时间,即使天气有些闷热,却丝毫不见变味,依然是很新鲜的样子。

  这大概是随身空间的隐藏作用,保质!

  周建军伸着脑袋看了看,随即笑了起来:“还是你小子懂我,我之所以来接你,本来就打算带着你去寻些野味的,专门找个借口让你来一趟,就是为了你的手艺,没想到你还给我带了那么好的东西,有口福了。”

  “找借口专门让我来一趟……”

  王明远愣了下:“周大哥能看上我这手艺,那是好事啊,想吃的话,随时打招呼,保证随叫随到。”

  他隐约从周建军的话语中听出了些别样的意思,但还是忍住,没有立刻问出口。

  目的性太强的交谈,向来不讨喜。

  “走吧,上车,跟我去我家!”周建军随手接过袋子,放在吉普车后座,然后打开驾驶室车门,钻了进去,招呼道:“坐副驾。”

  王明远依言钻进副驾,车子随即启动,掉头顺着大楼前的主干道行驶了十数分钟后又拐入长春路。

  王明远看着两旁,看不出丝毫记忆中的明城影子,转来绕去,他彻底糊涂了,可见,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整个明城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直到车子来到翠湖,王明远才一下子感觉熟悉起来。

  周建军的住宅就在离翠湖不远处,附近有一些独门独栋的小院。大都是二层小楼,建起来的时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