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5章 还能这么玩?

第(1/2)页

第355章  还能这么玩?

        看到周瑞走进来,杨校长挥了挥手,试图搅散烟雾,但作用不大,干脆起身把窗户打开。

        “小周,坐,我叫人给你泡杯茶。”

        周瑞笑了笑,熟练的从角落摸出一瓶农夫山泉,这里他常来,后面书架里左边第三排,藏着赵院长500块私房钱他都知道。

        “不用校长,我年轻不喜欢喝热的,喝这个就好。”

        赵院长将一整沓资料递给周瑞,看到上面全是英文的内容,周瑞就猜到这应该就是所谓的“邀请函”了。

        周瑞的英文没有刻意加强过,但读起来也并不吃力。

        拿起来看了许久,微微皱眉。

        内容很多,排除掉一些官方话语,大致意思就是邀请周瑞去那边进修,MIT会提供全额奖学金,和一笔五年20万美元的“优学奖学金”,安排校内免费住宿等一系列待遇。

        邀请函的发出人,是MIT终身教授张日成,里面还有一张是张日成的个人邀请,期待周瑞能赴美深造芸芸。

        周瑞将这份无数人梦寐以求的顶级“邀请函”放在了一边,说道:“杨校长,赵院长,要问我的意见的话,我是不打算出国学习的,不知道这次叫我过来是?”

        赵院长摇摇头:“小周你做的什么事情,我再清楚不过了,你不会以为我们是要劝伱出去吧?实际上在学院刚收到‘邀请函’的时候,我们就回复对方,当然理由用的是‘尚在本科阶段,培养计划没有完成’。”

        赵院长是比较传统的科研工作者,论文、学术会议、期刊.几十年来都在努力与“国际接轨”。

        是传统科研体系走出来的佼佼者。

        如果发生在其他学生身上,赵院长估计会很欣慰,又培养出来了一个优秀人才。

        但周瑞不同,赵院长不是傻子,他是与国际接轨,又不是与反贼接轨。

        “但对方的反应.杨校长,还是你来说吧。”

        杨校长轻松道:”老赵你这说的,和遇到什么困难一样,凭空给小周制造压力。”

        这位大佬又点了一根烟。

        “我们有一项和MIT的人才互通计划,每年有十多个直推名额,那边的意思是,如果你不过去,可能会考虑停止与复大的长期合作,理由是近两年推送的名额质量过低一类的。”

        话可能说的没那么直,但复大这边前脚拒绝放人,MIT后脚就来提这个事情,其中的威压意味再明显不过了。

        “册那,我们过去的都是好苗子,不比他们推荐信砸进去的强一百倍?我过来,就是和老赵讨论这件事的。”

        每年十多个直推MIT的名额,这对于一所大学来说,已经属于非常核心的利益了。

        代表着学校的软硬实力,也代表着对人才的吸引力。

        至少在10年这个点上,国内大学的声望和排名,受这种东西的影响很大。

        比如清北二圣,谈论他们多么牛逼,普通人能说出什么研究成果么?

        但送了多少学生去国外深造,尤其是多少去了顶级大学,那才是邦邦硬的招牌。

        就和普通高中标榜自己,一般会用送多少人去了清北来说事。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