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周总工程师

第(1/2)页

第618章  周总工程师

        02号厂房,这处足以堪比足球场的空间,已经被彻底清空。

        原来停放在这里的老旧机型,全部清空。

        正门处,现场人员挥舞着指挥棒,指挥着飞机被牵引而出。

        而后门处,一辆辆卡车,已经在将第一批设备和材料运输进来了。

        这种大型厂房,门宽堪比公路,重型卡车缓缓前进,去往指定位置。

        里面也不是普通司机,而是一个个军装战士,甚至一些车辆,有随行武装押运成员。

        “云房”虽然有着一个充满诗意的名字,但内部却酝酿着雷霆,井然有序中,带着雷厉风行。

        工程部125人,后勤部310人,虽然尚未全部到位,但也已经是声势浩大。

        厂房中央,周瑞正戴着安全帽,亲自带人划分“动线”。

        由于是样机,和早期的威龙一样,只能采用“汇战模式”而不能采用“产线模式”,一百多号人围着一个庞然大物转。

        动线的合理性,是一切效率和安全的基础。

        周瑞采用的是最简单的胶带贴线,方便随时更改。

        “这里是进料位置,所有地面载具最多到这里,由人员或龙门吊衔接。”

        “电力线路走这边,用拘束带做固定,别打地钉。”

        “脚手架要用胶皮绝缘的,不是为了防触电,是为了防止磕碰材料.”

        背后足有二十多人,都是“云房”计划的后勤组成员,一些简单的要求当场就做了,复杂的则会记录在本子上。

        周瑞是项目的最高负责人。

        规划、审批、监督、指导、控制、整合、改善、评估、处置.“鲲鹏项目”所有的一切,都需要他来牵头。

        他的身份已经从“专家”,变成了“总师”,所承担的工作内容,也绝不仅仅是技术问题。

        这对于他来说,是全新的挑战。

        “两天,我希望两天后,能开始实际工作,后勤部三班倒,运输和物流不要停,可以做到么?”

        背后后勤部的负责人丁海,一位四十多岁的敦实男子,点点头说道:“我们尽量完成。”

        周瑞却摇了摇头:“我不要尽量,如果完不成,困难在哪里告诉我,我去协调,如果完得成,就果断点告诉我。”

        丁海立马身躯打的笔直:“保证完成!”

        “很好,去工作吧。”

        周瑞回头看了一眼,“云房”已经有了点样子,但还差得远

        然后乘坐着厂区小车,又去往了行政楼。

        这几天时间里,参与技术论证的百余位专家,只走了一半的人。

        剩下的人,和“绘图室计划”的部分成员,聚集在了那间巨大的会议室,这里被设置为了后方的研究部。

        工程部真枪实干、后勤部保驾护航,研究部技术支援,这就是“云房”计划的基本架构。

        其他更细的“通讯组”、“现场安全组”、“保密组”、“应急组”等,人数不多,就不一一赘述了。

        周瑞一进门,里面就是一群嗷嗷待哺的老专家。

        “总师,这个发动机吊装流程,您看一下是否合适?我已经和‘翼身’那边讨论过了,应该是可行的。”

        “总师,肋条、桁条、梁等内部骨架的总数及工程余量已经核对完成,您看一下。”

        “总师,我痔疮好了,刚刚复岗!请指示!”

        本以为这边能清净点,看来还是自己想多了。

        周瑞坐在长条桌边,一项项的审阅,一边批示。

        数百人配合,哪怕几个人捏在一起算,整个项目也有上百个“线头”。

        这些线头都连接在周瑞背后。

        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莫过于此。

        一直工作到晚上七点,他才得了片刻悠闲,向后靠在座椅上,闭目养神。

        <div  class=&qu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