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4章 打破常规

第(1/2)页

第864章  打破常规

        咱们走过后门的兄弟都知道,时机稍纵即逝,答应了就赶紧落实。

        既然商定好了,去搏一把科学院院士提名,赵院长第二天就开始安排。

        于是上午给科学院打了电话,中午吃饭前批了跨专业论文的资格,下午就已经上传了学校系统。

        如果是三流学校,这一步没什么用,但作为名校,只要进入了学校系统,就算是基本固定了学术成果。

        办好三件事后,赵院长也给周瑞发了个消息。

        另一边,正在万户基地,追肥油菜花的周瑞收到消息后,依照约定发了一条推文。

        “周瑞(开明智能、太一天工CEO)”

        “一直忙于工作,终于弄好了自己的博士论文,已经提交,也发出来让大家斧正一下。”

        “附件:”

        @关歌。

        论文发表到专业期刊上,是学界的基础规则,而这份规则的底层逻辑,说到底还是因为学者没有自己的公开渠道,也没有讨论平台。

        放在一百年前,学者们都是互相写信交流,效率比较低。

        而这些期刊也会不断积累优质内容,增加声望,最后吸引更多的优秀学者参考和发表。

        久而久之,就成了一个“潜规则”。

        既:期刊越高级,成果越优秀。

        这种规则甚至会凌驾于“内容”之上,高级期刊的水文,也比普通期刊的优秀成果要“值钱”。

        毕竟审核也是人在做嘛~

        但对于周瑞来说,他并不缺乏公开渠道,也并不需要所谓的“引用率”、“影响因子”来给自己评职称,所以选择了一种最快的公开渠道:

        自己发推文,昭告天下。

        直接吸引天下英雄来论剑。

        期刊?期刊有几个师?有我一条推文传播力强么?

        学术是学术,学界是学界。

        学术的本质是自然规律,而学界的本质,不过是因此聚集起来的人罢了,我换个地方公布又如何?

        周瑞的推文一发,和往常一样,迅速在网上传播。

        起初大家以为,周教主是在分享一些南天门的新进展,结果点进来一看,居然是周教主的博士论文。

        纷纷摩拳擦掌,准备进去给这位大佬挑挑毛病。

        找出一個标调符号的错误,都能吹一辈子了。

        可惜,懵逼的速度堪比网页打开的速度,不要说第一页了,许多人连第一行都看不明白。

        打扰了,走了走了。

        另一些不怀好意,试图窥探周教主“研究内容”的人,也是一脸懵逼。

        妈的还以为周教主抽风了,自曝机密了呢!

        当然,在足够巨大的基数下,肯定有数学领域的观众,而他们像是发现了新大陆一般,周教主的毕业论文居然是“ABC猜想?”

        <div  class="contentadv">        这简直是80岁老头穿裤衩,盖了老帽了!

        水平不足?立刻发给同学,发给导师,发给教授。

        原本一个成果,可能需要几个月才能触达到专业人士手中,周瑞一个推文,一天时间搞定。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