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6章 “灵枢院”与“人体实验活论文”

第(1/2)页

第886章  “灵枢院”与“人体实验活论文”

        结束了一下午的兼职,周瑞并没有直接离开,他对那位阿尔兹海默症的患者也有些好奇,和张彪一起去看了看。

        路上张彪说道:“研究院那边我昨天去了一趟,在‘一号化合物’毒理学方面有点进展,您回头可以去看看。”

        周瑞:“我远程查阅吧,那边还顺利么?”

        “‘一号化合物’方面还不错,‘冬眠病毒’和‘电极针灸’我就不清楚了。”

        “灵枢研究院”,简称“灵枢院”,是周瑞、复大、中山医院联合成立的研究院,人体冬眠的三大技术都放在了这里面。

        地点就在复大医学院内部,有了复大和中山医院的支持,“灵枢生物”省去了大量功夫,直接拥有了进行病毒学实验与动物实验的资格,再加上中山大学这边的临床实验,可以说突飞猛进。

        “灵枢院”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设备、经费、补贴都很富裕,复大也很重视,参与的都是最优秀的人才。

        以后还可以从医学院和中山医院吸血啊呸,是吸引人才,成为灵枢生物的专职员工。

        不过周瑞去那边的次数很少,因为医学院不在复大主校区,而在枫林校区,离得有点远,基本都是远程联络。

        “嗯,那边腾出来了一小栋楼。”

        张彪:.

        那一页内容上,还有一个电话号码,不过是德国的号码,未必有效,好在下面还有电子邮箱。

        阿尔兹海默症,老年人发病率3-7%,也就是一百個老人里就有五个左右患此病,远高于癌症。

        “啊对对对,让我们跳过这个阶段,我就是穆勒·张,有人和你一起来中国么?学生?下属?”

        比较出名的病人还包括总统、首相、诺奖获得者等,显然并不是说低教育程度会增加概率,可谓是众生平等。

        比如走丢、车祸、跌倒。

        这些附带情况对于老年人来说都是很致命的。

        之所以说它无形,是因为许多患者还未到被病症本身杀死的程度,就已经被并发情况杀死了。

        张彪用德语说道:“马库斯老师?你是一个人来的么?”

        “他这是怎么了?”

        好吧,只能说这个病,无解。

        “周总真是有面子啊.学院里的空间可是很紧张的。”

        林托摇摇头:“进来后一直在写,似乎在记录自己的想法,他显然对于自己的病症有着很强的了解,在通过这种方式提醒自己,本子是从垃圾桶里给他捡出来的,刚才调了监控,他将本子和鼻涕纸一起扔掉了。”

        两人闲聊间,已经抵达了办公室,一进门就看见,那个叫马库斯的德国老头,正在那里写写画画.

        非常投入。

        注意,人人都会变老,即便是全球首屈一指的神经外科医生。

        再比无法正常吃饭、无法正常上厕所,时间长后身体健康状况下降,营养不良。

        这白人老头把最重要的“记忆本”扔了,倒也算不上奇特。

        而那个本子很厚,上面黏满了便利贴,显然不像是临时找的。

        马库斯转头:“我在找我的学生,一个头发稀疏,矮胖”

        “灵枢院是不是快搬出来,搞个单独楼了?”

        马库斯愣了愣,在“记忆本”上刷刷的翻看,然后震惊到:“我和我孙女一起来的!我孙女呢?完了我孙女丢了!?”

        张彪叹了一口气道:“你这个本子给我看一下.”

        老头犹豫半晌,最终还是递出了自己视若珍宝的“记忆本”:“我不是很信任你,但我知道自己的病症,充分相信我认为的陌生人,可能是为数不多的好方法了.”

        周瑞不由感叹,这老头精神境界不错,可惜了。

        张彪翻看着记忆本,也给身旁的周瑞解释了一下。

        “我看看嗯.患病六年,想了各种办法,依旧发展到这个程度了么.”

        <div  class="conten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