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 第07章 长江水患的思考1

第(1/2)页

长江水患是生态灾难

        1999年入夏以来持续的长江超级(百年未遇)大洪水,迫使我们从学理上进一步思考和探讨这一问题。有关专家认为,这年的长江大洪水应该视为一场生态灾难。生态灾难,是天灾,也是人祸。

        厄尔尼诺现象带来了大规模的集中降雨,这是长江大洪水的首要原因。然而1999年的降水量并不是历史上最大的,长江汛期至汛后的总流量只有200亿立方米,远不及1954年的1000亿立方米,而长江水位多处多段却出现了超历史最高水位,且长时间居高不退。这就说明,导致大洪水的尚有其他更重要的原因。

        并不是一下大雨就出现大洪水。绿色植被可以充分吸收水分,大雨季节制止山洪暴发,干旱季节保湿涵水。据专家估计,10万亩森林的蓄水作用相当于一座200万立方米的水库,其次天然的大江大河可以疏通大水;再次,与大江大河相连的大小湖泊可以调节水位。如果这些因素遭到人为的破坏,那么就会出现一下大雨就形成水患的局面。

        曾经提到,长江上游的绿色植被破坏,长江中下游的围湖垦田,是长江水患愈演愈烈的两大根本原因。

        绿色植被破坏之后,地表毫无涵水功能,所有的雨水都由高处向低处直冲而下,绿色植被率很低的华北地区经常发生的山洪暴发就属此列。洪水直泻还带来水土流失。洪水冲走了地表的有机土壤,使之成为不毛不育之地。洪水所带走的泥沙则进一步淤塞河道,使河流的泻洪功能降低甚至丧失。因此,一般讲来,绿色植被破坏是水患的罪魁祸首,无论南方洪水还是北方的洪水。历史上,大规模的森林砍伐使黄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以致有的年份出现断流百余天,有成为一条内陆河的危险。长此下去,也使长江有成为第二条黄河的危险。纵观两千多年的历史,我国的森林覆盖率越来越低。50年代的土法上马大炼钢铁和70年代的农业学大寨劈山造田,使我国的森林遭到毁灭性的破坏。80年代以来高速的经济增长,在许多地区是以乱砍乱伐树木为基础的。

        绿色植被大肆破坏的结果,具体到长江流域,是使长江中上游成为全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长江流域总面积约180万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已由50年代的36万平方公里上升到90年代的562万平方公里。由于大面积的水土流失,有机土壤损失不说,长江流域存在严重的湖泊萎缩、河道淤积。洞庭湖年淤积泥沙12亿吨,50年来湖面缩小了332,容积缩小了437,损失洪水调蓄能力100亿立方米。鄱阳湖年淤积量也达到1210万吨,湖床平均每年增高3厘米。这样巨大的调蓄能力的损失,难怪长江水患愈演愈烈。我们假定洞庭湖和鄱阳湖的容积仍然具备50年前的水平,以现有的堤防,1999年的大洪水能有多少危险?

        导致长江流域调蓄能力下降的另一原因是大规模的围湖垦田。湖泊作为长江水系的天然调节器,其被围垦之后人为地造成洪灾。围出的湖面必得修堤以挡洪水,修堤围湖多起来,洪水没地方去,结果是所有的堤防都得加固,不然就会被冲毁酿成洪灾。同样道理,湖面都被围起来了,长江之水无处宣泄,只得加高加固江堤。这样就造成了“垸益多,水益迫。客堤益高,主堤益卑。故水至不得宽缓,湍怒迅激,势必冲啮,主堤先受其害。”(《沔阳志》)湖北省号称“千湖之省”,但不知道现在还剩下多少湖泊。

        正是由于植被破坏和围湖垦田的趋势一直没有改变,长江水患愈演愈烈。从公元前185年到1911年2096年的历史,长江共发生了有历史记载的大小洪水214次,平均每10年一次。1949年中发生大水7次,平均五、六年一次。90年代,长江流域水灾更加频繁,水位不断攀高。及至1999年的超级大洪水,几乎全线超历史最高水位。数百万军民死守江堤月余,但还是险情不断,尽管时至深秋依然面临着最危险的关头。

        在巨大的灾害面前,我们应当警省:着眼于中华民族的长治久安,对我们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战略应有足够的反思。我们必须意识到,“可持续发展”战略决不应该是为了应付国际社会的呼声而做出的权宜之计,而应该是我们中国人迫在眉睫的当务之急。如果再不注意生态环境的恢复和重建,上游的水土流失将对三峡工程构成致命的威胁,而长江中下游则难免年年告急。一味加高加固江堤以御洪水,不是我们中国人的智慧。治标更要治本。我们的祖先大禹已经认识到治水当注重疏通而不是一味防堵。在继续搞好长江水利建设的同时,要大搞植树造林,恢复和增加绿色植被,当务之急是彻底制止长江上游依然还在进行的乱砍乱伐,要把植树造林当做水利工程来抓;在长江中下游疏通河道,有计划的退田还湖,清淤增容,发展多种经济。

        长江连年水患,黄河断流,有成为一条内陆河的危险,这无疑是一个警示。如果说龙的传人命运系于黄河长江两条龙脉,那么,今日两河的状况,就是对中华民族生死存亡之命运的触目惊心的提示。业内人士呼吁,“生态立国”应成为我们的基本国策,并且应依此基本国策制定我们的发展道路。在此洪水依然肆虐、长江大堤继续经受严峻考验的时刻,人们应该认清,1999年的长江大洪水是一场生态灾难。

        长江为何年年要抗洪

        进入九十年代以来,长江的水灾几乎年年不断,抗洪救灾已成为中央电视台每年夏天的“传统节目”。肆虐的洪水咆哮着,冲垮了堤岸,冲进了城市和乡村,冲进了农田,淹没了街道、道路、学校,淹没了庄稼,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