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接二连三

第(1/2)页

“原先的先生不干了,今天会来一个新的教书先生。你一定要看着冬冬,让他和新的教书先生好好相处。”

        爷爷嘱托完便大摇大摆地走上了马车。

        我内心窃喜,果真是想什么来什么,只是苦了冬冬,自从得知他又要学习的消息之后,孩子就没有笑过,一直哭丧着脸,嚷嚷着“我不要读书”“我不要学习”。

        新来的教书先生是一个极年轻的小伙子,我们都称呼他为苏先生。光从面相上就能看出苏先生是一个老实巴交的读书人,根本无法制服冬冬那样的调皮孩子。

        果然,不到三日,苏先生就被气得满口之乎者也,但又无可奈何,一边训诫冬冬要认真学习,一边告诫自己要放平心态。

        冬冬虽然不学,但我一个陪读的每一节课却都有认真地在听,甚至还做笔记,这给了苏先生极大的自信心和安慰。所以他在关心冬冬学业的时候,对我也特别照顾,每每我有问题的时候他都会耐心解答。

        “姜姑娘若是愿意学,我家里有本做了批注的《论语》可以先拿给你看。”

        “真的吗?那就先谢过先生了。”

        我极为高兴地答了话,但等了一周也没见到苏先生口中的《论语》,索性也将这件事抛诸脑后。

        某日下午。

        秦无期久违地喊住了我:“沈姜婼,苏先生给你的书。”

        “嗯?”

        我满脑子想的都是刚才逛街看上的那条红裙子,并未留意秦无期说了什么。秦无期极为耐心地重复了一遍,转身从床内侧拿出一本书,意味深长道:“苏先生走的急,托我把这本书给你,还托我转送给你几句话。”

        他说完特地顿了顿,一字一句道:“苏先生说,之前那本《论语》因为天气潮湿,字迹有些看不清了,他又买了本新的,已经做好了笔记,烦请姑娘莫怪。他还托我告诉你,若是有不懂的地方,可以记下来一同问他。”

        我听完当场石化在原地,思考此时是应该装作毫不知情,还是应该顺其自然地从秦无期手里接过《论语》。还没等我思考出个所以然,秦无期已经发动了下一轮的攻势:“你在学——《论语》?”

        他将“学”字拉得老长,生怕我听不见似的。我急中生智,借用了《论语》中的一句话“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强行解释了我学习《论语》的动机。虽然我回答的牛头不对马嘴,解释的也十分牵强,但秦无期却没再询问,好像真的接受了我的回答一样。

        当然,事情不会这么快就结束。

        某日午饭过后,我趴在桌子上小憩。

        “你过会儿可有事?”

        秦无期不经意地来了这么一句,我也没多想,当即回答道“无事”。

        秦无期一脸小人得逞的表情,边说边从身侧取出一本书,道:“既然你也无事,那便读书于我听。”

        敢情是在这等着我呢!

        我赶忙推辞,装作一副很想给他读书但又实在有事的样子,道:“我突然想起来我过会儿要带冬冬去裁两身衣裳,过两天他爷爷六十大寿需要穿。”

        他倒也没同我推搡,极为爽快地放我离开了。可这种事情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我还是被他钻了空子。

        我试图扯开话题,装作惊讶道:“这书是谁买给你的?”

        “小夏姑娘。”秦无期淡淡地回道。

        “她怎么想着给你买书?”

        “我托她买的”。

        “那她——”

        我刚想再说些别的,却无情地被秦无期打断:“可以开始了吗?”

        我不情不愿地点了点头,硬着头皮接了过来。秦无期递给我的是一本史书,记载的是前朝的风云历史。

        说实话,我学了这么久,多多少少也认识了一些字,读对个七八分是没有问题的。悲催的是,前朝每个皇帝的名字和谥号都夹杂着各种奇奇怪怪的生僻字,我一个也认不出,只能胡乱瞎编或是选择直接跳过。

        我觉得我念的这么磕巴,秦无期多少是猜测出了什么,可他偏偏什么都不说,也什么都不问。大约是得到了他想要的答案,他再也没有逼过我念书,而是自己一个人坐在床上,一遍又一遍地翻阅那本史书。

        今日是冬冬爷爷的六十大寿,院子里来了很多不熟悉的面孔,都是前来祝贺的。冬冬的爷爷是生意场的老前辈,在河西城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一号人物,前来祝贺的人络绎不绝,院子的人手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