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终南山下

第(1/2)页

终南山,一名中南山,又称太乙山。主脉为东西走向,支脉多呈南北走向,排列较为整齐。这些南北走向的支脉,为数多达175道,长度多在10公里左右(最长的15公里),高度多在2000米,透迤峻峭,中间孤峰蔚起,十分壮观。著名的秀峰有王顺山太兴山嘉午台翠华山南五台小五台青华山圭峰山紫阁山万花山清凉山望仙坪朱雀森林公园楼观台等。著名诗人王维诗赞曰“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人看无。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唐太宗李世民也对终南山着意颂扬道;“重峦俯渭水,碧峰插遥天。出红扶岭日,人翠贮岩烟。迭松朝若夜,复岫缺疑全。”从这些诗篇中可以看出,终南山的奇峰秀岭碧水幽胸茂林修竹繁花蔓草,以不可抗拒的魅力,吸引着历代的游人。李白心驰神往,王维长期隐居其中,而唐太宗觉得住在终南山中仿佛进人仙山琼字一样心悦神怡!

        终南山中,林木果树自古以来十分丰富。《诗经……秦风》有“终南何有有条有梅。”《后汉书……东方朔传》说“南山出玉石金银铜铁良村,百工所取,给万民所仰足也。又有粳稻梨栗桑麻竹筒之饶。上宜望芋,水多锅鱼,贫者得以人给家足,无饥寒之忧。”汉唐时代,长安居民手工业者所用的薪炭木材石材药材等大都取于终南山。

        西安的气候,受终南山影响很大,这在古代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唐文宗曾说“每闻京师旧说,以为终南兴云,即必有雨;若晴,虽密云他至,竟夕不沾濡。”

        对终南山的雄伟,张衡的《西京赋》有一段描写“终南山,脉起昆仑,尾衔嵩岳,钟灵毓秀,宏丽瑰奇,作都邑之南屏,为雍梁之巨障。其中盘行目远,深严邃谷不可探究,关中有事,终南其必争之险也。”终南山在古代有两条通往南方的大道。一是子午道,是西安通往汉中四川的要道。唐代,四川涪州(今涪陵市)进贡杨贵妃的荔枝,取道西乡驿,不三日即到长安,因此这条道也名荔子路,现在的(西)安万(四川万县)公路仍循此线。二是武关道,是西安经商洛通楚豫的大道。秦始皇二十八年“自南郡由武关归”,走的即是此道。唐代韩愈去广东潮州.途经蓝关时写下了“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的名句。

        洋洋秦岭,巍巍终南,关中南屏,数百里群山,叠峰邃谷,博大深远,山青水秀,幽静爽馨,地广人稀,空气清新。是古代文人骚客向往的地方。我和枫海来到茶馆,把马交给了小二。

        我俩就向茶馆里走去,找了一张靠向窗口的桌子,我和枫海坐下后,小二连忙上前用手中的抹布擦着桌子,对我们说道“客官,吃点什么啊!”,我看着小二缓缓的说道“来几个家常小菜,在来两碗米饭,酒就算了,我们还要赶路,就这些了,快去吧!”,小二听完连忙说道“好咯!客官稍等,马上就来。”,看着四周都是一些商人和附近的百姓。偶尔也有几个道士经过。不一会儿,小二便送上了饭菜,我和枫海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天吃着饭。

        “赵师兄,此次师傅叫我们下山去襄阳给郭大侠送信,你怎么看待这事啊!”只见我们旁边的那张桌子上坐着两个全真教的弟子,在饭桌上聊着天。一个年轻的对那个年长的说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