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生产队的驴都不敢这么用好吗

第(1/2)页

时间来到第二天。

        窗户外面的第一缕阳光,照射到张拯脸上时,张拯便睁开了眼睛。

        如今的张拯生物钟极为规律。

        见张拯醒来,守在门外的狱卒很快打来了洁面用的温水。

        如今中秋已过,秋渐深。

        随着半月前的报纸上传开,孙思邈言食蝗虫能治病的报道。

        再加上李二的一番作秀,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证明了蝗虫确实可以吃。

        如今的大唐百姓,对于这才蝗灾也不显得那么惧怕了。

        主要还是朝廷保证了他们的“食”。

        对于老百姓而言,最重要的不过是“衣”“食”二字。

        朝廷保证,只要你付出足够的劳动,就能换到足够的粮食。

        大唐的百姓,终究还是淳朴的。

        只要保证不被饿死,他们就是世界上最勤劳,最朴素,最善良的一群人。

        所以,再有孙思邈和李二陛下做背书,如今令人谈之色变的蝗虫,不过是寻常百姓家中的一道菜而已。

        而邹国公府,早在关中虫灾刚起之时,就宣布大肆收购蝗虫。

        活的蝗虫一文钱十斤,晒干去头去翅的蝗虫五文钱十斤。

        现钱现结,绝不拖欠。

        因为这个消息传出去,很多百姓又多了一条活路。

        四面八方的百姓闻风而动,长安城外到处都能看见妇孺和孩子抓蝗虫的身影。

        大多数百姓,会选择将蝗虫晒干去掉头翅再卖给邹国公府,多多少少也能赚得一点小钱。

        反正这蝗虫,漫山遍野都是,抓是抓不完的。

        而收蝗虫,自然也是张拯的主意。

        如今蝗虫是一道良药并且滋味极佳的名头已经打出去,收回来的蝗虫,张拯有大用。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如今我们的主角张拯,洗漱完之后正躺在监牢的床上翻来覆去。

        这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偶尔过上那么一两天还行。

        但若是像张拯这样,在一个房间一待就是一旬日子,再有耐心的人都会疯狂。

        如今的张拯,就差不多快要到达疯狂的关口了。

        打牌已经腻了,几个狱卒都输怕了不敢再跟张拯打了。

        张拯的心里憋着一团火,他现在很想出去。

        而且张拯很清楚,他要是走出大狱,那些狱卒没胆子拦他。

        但是没有李二的命令,张拯只能待在这个不足十平方的房间里面。

        张拯没有对抗皇权的胆子。

        李二,也绝对不像史书上记载的那样,胸怀有多宽广。

        恰恰相反,李二是一个掌控欲极强的帝王。

        无聊的张拯正在以头抢地,当然,这个地是柔软的枕头。

        “张县男,别来无恙啊。”

        门外突然传来一句尖锐的话音,听在无聊的张拯耳中犹如天籁之音。

        张拯一个鲤鱼打挺站了起来,脸上露出了笑容,回话道:

        “王大伴,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

        “哈哈哈哈,张县男,怎么样,大理寺的监狱住得可还习惯?”

        来人正是李世民的贴身大太监王德。

        只听得一阵尖锐的笑声,王德的身影便从门外进到房间,四处打量着这件布置得堪比皇宫还讲究的牢房。

        张拯对王德调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