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潼关

第(1/2)页

“还是拯哥儿懂我。”

        乔安好猛喝了好几口三勒浆,然后抬起袖子擦了擦嘴,这才对着张拯说了一句。

        也不再有外人时那般称呼少郎君,而是亲昵的叫拯哥儿。

        说明两人关系真的很好。

        “哈哈哈哈,就知道你好这口,这几坛子你都拿走,我不爱喝这玩意儿。

        不过要注意,别被我爹发现,不然你肯定挨军棍。”

        张拯指指桌子上的其他坛子说道。

        看见故人,心情突然就变得很好。

        “不被公爷发现恐怕是不太可能了,公爷早就知道,我轮换之后肯定要来见拯哥儿,还让我帮你带一件东西。”

        乔安好咂摸了一下嘴,有些遗憾的说道。

        然后在铠甲里翻找了一下,掏出一块小木牌递给张拯。

        张拯接过小木牌,木牌上只有一个梅花图案,没有其他落款和文字。

        但是正所谓,父子连心。

        接到小木牌都一瞬间,张拯就知道这是干什么用的了。

        张拯将木牌放进怀中,和李承乾给自己的鱼符放在一起。

        张公瑾既然早就知晓,小儿子必然要走一遭晋阳。

        又怎么会不提前给小儿子安排好后手呢。

        这就是有靠山的好处了,那块小木牌,应该就是调动张公瑾在晋阳留下的后手的信物。

        跟李承乾给的鱼符是一个性质的。

        有些事情不必说破,张拯也知道,国公府的力量肯定不像表面上看上去那么简单。

        国公府如果只靠老爹那几百亲卫来守护,早就被灭门不知道多少次了。

        乔安好是张公瑾的贴身亲卫,不能离开中军大帐太久。

        办完了张公瑾安排的事情,和张拯寒暄了几句。

        约定回到长安后再不醉不归,便一只手抱着两个坛子准备回去挨军棍了。

        军中不得饮酒这条禁令,对于一干老将军们就跟放屁差不多。

        但是对于普通士卒,那就是绝对的天条。

        不过张拯猜测,依照老爹的尿性,这几坛子烈酒,乔安好肯定保不住。

        用几坛子烈酒免去一顿军棍也好,毕竟乔安好在张拯这,已经喝得差不多了。

        送走了乔安好,张拯回到帐篷里,陈瑀已经备好热水。

        在家里有丫鬟为自己宽衣洗脚,在外面张拯只能自己动手,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条件就摆在这,让陈瑀这么个糙汉子为自己宽衣洗脚,张拯也接受不了。

        洗澡是没那个条件了,张拯泡了一会儿脚,便躺在行军床上,沉沉睡去。

        ……

        依旧是天色蒙蒙亮,不等常言来喊,张拯便早早的醒了过来。

        主要是外边的声音实在太吵,吵得张拯用被子蒙着头都睡不着。

        出来帐篷一看,原来是左晓卫已经拔营,准备回长安了。

        左晓卫是正经的三军齐备,前军早在一个时辰前便已经拔营而去,后军依旧稳如泰山。

        如今在吵闹不休的正是张公瑾的中军大营。

        张拯朝李承乾的帐篷看去,李承乾也起来了。

        正打着哈欠一脸懵逼的朝着张拯的帐篷看来。

        两人收拾洗漱了一下,一千多人的钦差队伍已经整装待发。

        张拯和李承乾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