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清算

第(1/2)页

让常言起草的奏折,张拯只是大致看了一下便署上了自己的名字。

        王氏送来的两个装满书籍的箱子,被常言安排人连夜和奏折一起送走了。

        做完这些事情后,张拯在书中边坐下来,然后在脑海中开始复盘这些日子的动作。

        来晋阳的一切行动都很顺利,几乎没有遇到一丁点儿阻碍。

        但是这个顺利的前提,是因为李世民和老爹已经提前给自己铺平了道路。

        来到晋阳后,其实真正由张拯自己做主的事情只有一件半,一件是明日与墨家的会面。另外半件则是说服王氏投诚。

        其他的,都是按照李二和老爹的安排在走。

        为什么说服王氏投诚只算半件呢,这就要从老爹留下来的后手说起了。

        张拯可不是一个喜欢拿自己的小命去赌博的人。

        能说服王氏倒戈是因为张拯知晓王氏迟早都会站到皇室这边。

        但张拯能确定墨家背后有王氏在支持,则是老爹留下来的死士邱平多方侦查的结果。

        正是因为有了邱平所提供的确切消息,张拯才会选择冒险一博。

        所以,巡视晋阳这件事情背后的核心,为张拯铺路,才是李世民的真正目的。

        也可以视作李世民对世家让步那时对张拯造成伤害的补偿,当然,这其中肯定少不了张公瑾的推波助澜。

        张拯甚至能够预料到,这一次从晋阳回去之后,自己能得到的赏赐或许会超乎自己的想象。

        这就是有一个显赫出身的好处了,哪怕家中只是随意的运作一下所达到的目的,也是普通人家或许几代人的努力都难以企及的高度。

        复盘是一个很好的习惯,每一次复盘都能让张拯从中有所裨益。

        因为自己什么货色张拯自己明白,他的天资算不上出众,哪怕所有人都在夸赞他天资聪颖。

        但是除去后世所带来的那些知识和经验,张拯与其他的大唐人并没有什么不同,顶多算得上有点急智小聪明。

        因此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总结每一件成功或失败的事情的经验,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

        待张拯复盘完毕之后,发现自己手上多了一份报纸。

        这也是张拯的习惯,脑海中思考什么事情太过于投入的时候,手会下意识的去抓一些东西。

        看了一下日期,是二十天前的报纸了。二十天,从长安到晋阳,这个时间差也差不多。

        张拯和李承乾来晋阳走了一个多月,是因为大部队每日都需要扎营,生火造饭之类的时间占去了很多。

        但当张拯看见报纸上的标题,却是一下子愣住了。

        户部左侍郎裴真被杀,家眷流放岭南,台院御史裴宗,李渡,陈蔡民,王启夷三族。

        对外公开的罪名是勾结地方官服贪污朝廷赈济粮款,没有贪污数额,没有审理的细节,就只有这么一个莫须有的罪名。

        而罪名,则是出自中山县男,中大夫元德操之手。

        元德操,是张拯的嫡亲舅舅,张拯生亲元氏的嫡亲兄长。

        就因为舅舅举证的一个莫须有罪名,一个户部实权大佬,四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