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陈年往事

第(1/2)页

“不错,老夫确实是诈死,杨广此人,眼高手低,好高骛远,不是一个值得托付天下的人。”

        刘方抚着胡须,对张拯和李承乾解释了一句。

        “既然如此,那您当初为何还要出仕呢?”

        张拯问出了心中的疑惑,最后还要诈死才能脱身,那为什么一开始还要出仕做官?

        “这个,说来就话长了。”

        刘方摇摇头,明显是不想细说。

        但张拯却仿若发现了新大陆一般,一定要搞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

        实在是这事情太劲爆了,前隋名人诈死,这要是传了出去,至少能霸榜大唐娱乐日报的头条好几天。

        人都有好奇心,张拯也不例外。于是,张拯就像没听懂刘方的言外之意似的。

        慢悠悠的来了一句:“不着急,我们有的是时间,您慢慢说。”

        刘方闻言一怔,指着张拯摇着头笑了笑,难怪得到的消息都说这小子精得跟猴儿似的,原来是这么个精法。

        见这小子装傻充愣,刘方对此倒是没有什么意见。

        既然有人想听,其实说一说也无妨,也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

        在脑海中回忆了一下往事,便开始以平淡的口吻叙述道:

        “当初老夫出仕的想法,其实很简单,一来是看重了文帝杨坚之才。

        二来也是墨家久不在世间现身,再不出去走动一下,只怕我墨家也将消逝在世人的记忆里了。

        儒家亚圣孟子有言:‘五百年,必有王者兴’。

        中原大地历经了魏晋南北朝对立的朝代更迭,又经历了五胡乱华时期的黑暗与动荡。

        数百年来,就出了杨坚这么一号人物,事实也证明老夫没有看错,杨坚其人确有力挽狂澜于将倾的帝王之资。

        早已四分五裂千疮百孔的汉人种群,在杨坚的治下,只短短几十年便爆发出了令人难以直视的光彩。

        杨坚在位那几十年,确实称得上是中原王朝有史记载以来难得的盛世。

        可惜啊,老夫没有看错杨坚的能力,却看错了杨坚挑选继承人的眼光。

        杨勇且不必说,只论杨广其人,有孝武皇帝的胸襟与抱负,却没有与之相匹配的能力和手腕。

        孝武皇帝的残暴不仁学了个十足十,高明的手段却是一点没学到。

        只知穷兵黩武,一味的横征暴敛滥用民力。偌大的一个盛世王朝在他手里,只短短十几年间便烟消云散。

        而自己也落了个身首异处,客死他乡的下场,当真是可悲可叹。

        世人皆称赞你于潼关所作的大河之诗浑远辽阔,有盛世之气象。老夫却独爱那首潼关怀古的长短句。

        盛世,老夫经历过,乱世,老夫也经历过。

        无论王朝兴亡,受苦的总是无辜百姓,天下于小民何加焉,却要他们受这等苦难。

        苦难过后,肉食者依旧是肉食者,苍天何其不公。”

        刘方说得很平淡,张拯听却能感受得到刘方话语中的愤慨之情。

        那是一种形容不出来的感觉,有些怒其不争,哀其不幸,还有一丝发自内心的怜悯。

        张拯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