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想办法

第(1/2)页

“各位父老乡亲们快快请起,快请起来。”张拯惊了,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能连让大家先起来。

        听着百姓们朴实无华感激自己的的语言,心中涌现出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

        “地上凉,快起来吧。”

        张拯伸手扶起一个老人,其他人也慢慢起身。

        被张拯扶起的老人嘴角颤抖的对张拯说道:“爵爷,你是好官啊,俺谢谢你了。”

        “我知道了,老人家,外面天气冷,快回家吧。还有你们,快回家去吧。”

        张拯对着老人点点头,劝了一句,然后高声向其他百姓喊道。

        “爵爷回长安了,以后还来晋阳吗?”老人的嘴唇都被寒冷的天气冻得有点发紫了,还是颤颤巍巍的朝张拯问了一句。

        “会来的,我会来的,天冷,快回去吧老人家。”张拯抿了抿嘴唇,他也不清楚将来是否还会到晋阳,但是看这架势,只能先应和下来。

        “好好好,还来就好,俺代表晋阳的百姓再次感谢爵爷活命之恩。”

        老人听见张拯的承诺,老脸笑成了褶子,一边说着一边又要跪下去。

        还好张拯眼疾手快,一把拖住了老人。

        “地上凉,你们的心意我都知道了,但是时候已经不早了,再不走今夜我和将士们只能露宿野外了。”

        张拯有些无奈,官道被百姓拦住了。而这些百姓又是专程来感谢他的,他不可能下令让将士们驱散这些百姓,只能好言相劝。

        “老汉知道了,老汉这就帮爵爷驱散他们。”

        那老人听张拯这么说,连忙转身帮助驱散百姓。

        “去去去,都回家去,不要拦了爵爷的路。都回去……”

        老人的年纪摆在那里,在一众百姓们心中的威望也很高,听到老人这么说,其他的人连忙朝官道两边退去。

        腾出来了一条足够让队伍通过的道路,但是人群依旧没有散去。

        张拯深深的看了站在路边不愿意散去的百姓一眼,有老人,有孩子,有青壮,也有妇孺。

        百姓们的精神状态都算不上好,但是眼神里无不透露着对他的感激。

        干旱与蝗灾让今年的粮食颗粒无收,是这个年轻得过分的爵爷想出了法子帮他们度过了这个灾年。

        让他们没有沦落到饿死荒野卖儿卖女的地步,他们有理由感激张拯。

        见道路通了,张拯没有再多说什么,朝着百姓们弯腰行了一礼,然后轻轻挥了挥手。

        回到李承乾的马车上,便下令部队全速通过。

        透过马车的窗子,张拯能看见百姓们的目光一直在注视着自己与李承乾乘坐的马车走远。

        王朝兴替,百姓苦啊……

        贞观年间,李二频繁对外用兵,虽然打出来了一个万国来朝的威势,但是百姓的日子依然过得很苦。

        或许,自己能想办法改变一些东西。

        那些百姓充满菜色的脸在张拯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张拯突然想起了自己和李承乾说过的土豆和玉米。

        但是一想起这两样东西如今在大洋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