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矛盾因果

第(1/2)页

僚人,是朝廷对待岭南数百个少数民族的统称。张拯也是刚刚才从冯智益口中知晓,原来岭南僚人当中还分为十八侗、十八寨、二十四平瑶、僰、苗、壮……等大大小小上百个势力。

        这些僚人以大聚居的方式,星星点点的生活在岭南大地上。其中大多数种族,还保留着以渔猎为生的原始生活方式。

        听冯智益说到这里,张拯大概就能想明白。为什么岭南的僚人总是叛乱的原因了。

        岭南大地,是无数僚人世代栖息生活的地方。相比之下,汉人反而是后来者。

        后来者居上,本身就容易让前者不满。更别说这个后来者,物质生活相比前者要丰富得多!

        僚人世世代代以渔猎为生,若是没有汉人的存在,他们可能都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另外一种生活方式。

        汉人的出现打破了他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智慧,勤劳的汉民族无论到了哪个地方,总是能以最快的速度在当地扎根,并富裕起来。

        而广州这样纯粹的商业城市在岭南兴起,对周边资源的掠夺是毁灭性的。

        僚人不懂商业,原本没有商业也不会影响他们传承了几千年的生活方式。

        但是因为汉人的到来,为他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原本在山中猎得的皮货可以在同村或者邻村只能换来粮食,或者换来柴火。

        现在可以找汉人换到精美的铁器,华丽的服装,精致的美食。于是矛盾就此产生了。

        汉人的到来极大的动摇了当地土王们在族中的统治地位。再加上土人们在与汉人交易时总是处在吃亏的一方。

        他们简单的脑子,根本就玩不过被各种阴谋诡计熏陶培养了上千年的汉人。

        这个时候,土人们讨要公道最简单的方式,就变成了战争。与朝廷的政策无关,而是因为城市出现的虹吸现象,使得岭南的资源出现了极大的倾斜。

        当汉人占据了岭南大部分资源之后,对于这些本土僚人的压榨,剥削也就自然而然的出现了。

        突然想明白了一切,张拯只能悠悠的叹一口气。这是社会进步必须要经历的正常发展历程,他也没办法改变。

        张拯来岭南的主要任务,就是为了搞清楚为什么僚人总是叛乱的原因。

        原因很简单,不患寡而患不均。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原因,在张拯没有来到岭南之前,却是让满殿君臣想破了脑袋都没能想出来。

        就连张拯,也是到广州之后。亲眼目睹了广州发达的商业,再从冯智益口中得知了僚人的生活方式。

        才依靠着后世的经验,慢慢的捋清楚了这其中的道道。终唐一朝,僚人的叛乱总是反复,直到大唐灭亡时也没能从根子上解决这个问题。

        以前张拯很疑惑,以大唐的强盛,连最让汉人闻风丧胆的草原异族都湮灭在大唐的铁蹄之下了。

        区区岭南僚人,何德何能与大唐拉锯那么多年。现在张拯知道了,这就不是大唐或者僚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