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二章 乖,不哭

第(1/2)页

抽了纨绔们一顿鞭子,张拯的心情莫名的好了很多。待张拯领着一干爪牙走了之后,高真行这才看着一众同伴眼中露出怨毒之色!

        只是高真行也没敢再说什么。站起身来,也不招呼其他人,一瘸一拐的翻身上马走人。

        纨绔们苦着脸站起身来,身上的疼痛尚在其次。他们愁的是去哪里搞这一千贯钱。

        张拯放了狠话,他们对张拯的性格非常的了解,知道张拯不是在和他们开玩笑。

        如果这钱今天晚上送不到县伯府,张拯可是真的会带人打上门去的。但一千贯钱对于花钱大手大脚惯了的纨绔们来说,也不是一个小数。

        能与高真行等人混到一块儿的纨绔,大多都是张拯、程处默、长孙涣、李怀仁等人看不上的货。

        能指望家中有多重视他们?他们也不是张拯,年纪轻轻手中就能攒着数不清的财富。

        现在看来,高真行是指望不上了。纨绔们也只能咬咬牙,冒着再挨一顿毒打的风险回家要钱了。

        ……纨绔们在傍晚如约将一千贯钱,送到了渭南县伯府。包括高真行的两千贯,一文钱都没敢少。

        管家刘二一脸懵逼的将这些钱如数接收,送上门来的钱,谁不要谁傻子。

        不过张拯现在也没心情操心这些东西。老李纲早在张拯与李承乾回到长安的第二天就下葬了。

        待张拯再次回到书院之时,渭河边上已经多了一座孤零零的新坟。张拯静静的坐在老李纲的坟前,陈瑀正领着亲卫在坟边搭建一个小房子。

        老李纲的坟前,没有什么过多的装饰。就连石马都没有放置一对。唯有两颗新载的桃树,在四月天里,依旧有花朵绽放。

        或许是老李纲的遗体为两颗桃树提供了充足的养分。在这个时节,别的桃树都已经挂上了青涩的果子。

        而这两颗桃树的花,却还开得鲜艳无比。不用李世民说,张拯也打算为老李纲守灵三年。

        因为,值得!老李纲于张拯,亦师亦友。可以说张拯来到大唐之后最迷茫的这段时间,是老李纲帮助他坚定了心中的方向。

        回想起老李纲对自己的谆谆教诲。自己惹他生气时,想打又舍不得打的那幅吹胡子瞪眼的纠结模样。

        还有自己立下豪言壮语之时,老李纲毫不犹豫愿以残躯为他铺路的承诺。

        书院新立时,老李纲宵衣旰食的默默付出。一切的一切,恍如昨日。但,斯人已逝。

        老李纲常用的那把戒尺,就静静的摆放在他的墓碑上。这把戒尺,是打学生专用的,可是它却从未落在自己身上过。

        想着想着,张拯不知怎地,忽然就红了眼眶。一瞬间,张拯忽然有些羡慕李承乾。

        因为李承乾曾不止一次的被这把戒尺打过。如今,戒尺依旧,手持戒尺那人却已经不见了。

        所谓是:“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张拯伸手取下戒尺,这个老李纲唯一遗留在世间的遗物。

        然后拉起了袖子,伸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