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四章 烧制琉璃

第(1/2)页

时间来到第八天,天上飘起了绒毛似的小雪。

        这是今年的第三场雪,但是三场都是小雪。

        冬天的寒风吹到脸上犹如刀刮一般。

        但东阳河对岸的荒原上却是一幅热火朝天的场面。

        今天是第一炉焦炭出炉的日子。

        李泰分别将三炉焦炭开炉的时间定在了第八天,第九天,第十天。

        目的就是为了看看石炭燃烧多长时间的成焦率最高。

        李泰手中拿着一个小本本,匠人们看了张拯一眼,张拯轻轻点头。

        匠人们便从窑炉的侧室口中开始注水。

        随着清水与烧红的煤接触,滋啦声响起,书院的对岸顿时冒出一股浓烟。

        听见这股声音,张拯心中忽然升起一股不妙的感觉,忙对着所有人大喊道:“都离远一些,小心炸炉。”

        工匠们闻言,连忙往后退去。

        他们都是县伯府中的匠人,知道炸炉是一件多么危险的事情。

        好在最后只是虚惊一场,窑炉最后并未炸开,只是裂了一条口子。

        “一号炉投料九千六百三十斤,出料二千三百斤,成焦率百分之……”

        随着工人们将炉子之中的焦炭搬了出来,李泰也在一旁开始记录。

        实验数据的重要性,不需要张拯过多的赘述李泰也能明白。

        第九天,第十天也是一样。

        三天的焦炭出炉,让李泰对于数据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原来同样的方法,同样的材料,不同的外部条件之下,能让物质产生那么多的变化。

        焦炭烧出来了,炼制琉璃的材料也就有了。

        时间来到第十一天,李泰带着匠人磨出来的石英粉末已经堆成了小山。

        张拯让匠人再次砌了一个小了好几号的窑炉,只不过这一次要烧制的就是玻璃了。

        用陶代替坩埚,将石英粉末放在其中,然后点燃焦炭。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通过观察口可以看见,通红的坩埚之中,石英粉末正在逐渐减少。

        张拯知晓,这是因为温度达到了临界点,石英开始融化成玻璃水了。

        待坩埚之中的物质完全溶解成液体,也就代表着玻璃烧制成功了。

        “化了化了……”

        李泰一声怪叫,这么神奇的场面他还是第一次见。

        原来沙子真的可以烧制成琉璃。

        “差不多了,灭火,小心炸炉。”

        张拯的面色有些凝重,这次的温度达到了一千多度,可不是开玩笑的,人丢进去,几秒钟就能烧成渣渣。

        匠人小心翼翼的灭完火,然后将坩埚用巨大的铁钳夹了出来。

        然后倒入了实现准备好的陶土磨具之中。

        放在冰天雪地里,让它慢慢的降温。

        经过一天一夜的冷却,张拯和李泰就得到了一个满是气泡和杂质还有裂纹的玻璃块。

        “成了,沙子竟然真的可以烧出琉璃,老师,这太神了。”

        孝堂之内,李泰望着桌子上的半成品,不由得高兴得手舞足蹈。

        要知道这可是琉璃,在这个时代那绝对是奢侈品之中的奢侈品。

        若是大唐能自己烧出琉璃,再转而向其他国家出口,以这种低廉的成本,那大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