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九章 指点迷津

第(1/2)页

张拯气耸耸的转身就走。李泰做出来大号孔明灯能飞吗?可以,但是只能中午飞,因为早晚会出事。

        待张拯拂袖而走,魏王府的侍卫将他放在了这个大号孔明灯面前,李泰便掏出怀中的小本本开始写写画画起来。

        他既然敢去请张拯来看这个东西,那就说明他已经试验过,这玩意儿确实能带人飞起来。

        但是张拯只是看了一眼就将他三天的成果给否决了。这说明什么,说明自己做出来的这个东西还没有达到张拯的要求。

        所以李泰又开始研究起来。

        “既然纸做的容易出事,那就换一种材料。还有孔明灯这种四四方方的造型,上方的阻力直直的压在了等顶。若是换成尖锥的造型呢?嗯,还有孔明灯内部用来支撑的竹篾,重量太重,能否用其他东西替换?”大号孔明灯被张拯否决之后,李泰就迟迟没有再动手制作下一个孔明灯。

        而是将自己跟着张拯这四年所学的知识都复盘了一个遍。最终,用丝绸布来替代纸张,竹篾没有更好的替代品,那就用风干的竹篾。

        又是几天时间过去,李泰的孔明灯二号试验正式开始。只是才刚开始试验,李泰的自信心就被打击得体无完肤。

        因为丝绸的每一条丝线之间的缝隙太大,热空气很快就从这些缝隙之中跑掉了。

        所以,李泰的第二次试验宣布失败。第三次,在外面刷了一层糯米糊糊,导致孔明灯灯身重量太大,失败。

        第四次,失败。第五次,失败。第六次,第七次,第八次……失败!连续失败了十几次之后,李泰的信心已经有些崩溃了。

        因为他已经找不到问题所在了。经过第一次的孔明灯一事,李泰确信张拯的理论是没错的。

        既然理论没错,那就是材料的问题,于是李泰满天下的开始搜罗合适的材料。

        但是现在他几乎已经快要将国库与皇宫内库之中的各种乱七八糟的材料都翻了个底朝天。

        材料换了几十种,造型修改了几十次,但最后的效果竟然还不如第一次。

        所以李泰的神情已经憔悴到双目失去神光。连续十几天李泰都没有来找自己,张拯也坐不住了。

        难道他就没有什么问题想问自己?难道他以为没有自己的指导,仅凭一套理论他就能把热气球做出来?

        张拯慢慢的踱步来到荒原之上,只见荒原已经被魏王府的侍卫布置得跟军营一样。

        而李泰正在一个大帐外面摆放的桌子上演算着什么,验算的稿纸已经堆得跟小山那么高。

        而就在李泰身后不远处,一个高高挺立的大气球在未点火之时就已经鼓胀起来。

        张拯来到热气球边上,绕着热气球转了两圈。发现这个热气球其实从造型上来看,已经和张拯记忆之中的样子相差不大了。

        只是张拯记忆之中的热气球,在火还没有点起来之前,是软踏踏的塌在地上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