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7章 一代天骄之谜

第(1/2)页

时间来到四月。

        此刻的西北草原,已然是诗歌中描绘的那般草长莺飞了。

        两辆吉普车行驶在大草原上,留下了两道车轮子印记。

        在敲定了河套地区之行的方案后,宋澈等人说走就走,人员一到位,就立刻启程抵达了鄂尔多斯机场。

        两辆车上,一辆是宋澈、狄天厚、朱邪和龙源山龙源妮兄妹,另一辆车上,则是葛东旭教授和他的学生们。

        宋澈降下车窗,望着碧绿茵茵的草地和蔚蓝无云的晴空,嗅着清新的空气,心情也是说不出的畅快。

        出了机场后,一行人就直接租了两辆吉普车,没在鄂尔多斯停留,就直奔南边一百公里外的神木县而去了。

        石峁遗址就在神木。

        既然石峁遗址很有可能是黄帝时期的昆仑城,加上占卜的结果也显示在那一带,于是大家决心先过去查看寻找进一步的线索。

        本来可以走高速的,但大家的意见很一致,难得来一趟草原地区,何不顺路欣赏一下草原的美景,更何况大家本来就不赶时间,走公路和走高速的时间还差不多。

        此时,徽风吹来,牧草飘动,处处都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色,蓝天白云之下,一望无际的草原、成群的牛羊、奔腾的骏马和牧民挥动马鞍、策马驰骋的英姿尽收眼底。

        正悠然惬意的欣赏着美景,手机响了。

        是后面车里的葛教授打来的。

        宋澈接起听了几句,就跟狄天厚等人传话:“葛教授说前面会经过成吉思汗陵,问我要不要去那休息一下吃个饭。”

        “正合我意,飞机上的饭菜太难吃了。”负责开车的朱邪想也不想的道:“而且难得来一趟大草原,不顺便拜会一下一代天骄未免可惜了。”

        狄天厚和龙源山兄妹也赞同了这个提议。

        于是,两辆车在前面的路口一个拐弯,驶进了一座巍峨的建筑群。

        说是成吉思汗陵,其实就是一个旅游景区,全是现代的建筑风格。

        而且,这也不是成吉思汗的真正陵墓所在。

        “啥?成吉思汗原来没葬在这?那不成了挂羊头卖狗肉的嘛。”

        一下车,朱邪得知了真实情况,不禁傻了眼,嘴里不住吐槽。

        葛教授莞尔道:“这世上不是所有的陵墓埋葬的都是尸骨,也有可能埋的是衣冠。”

        没错,这座成吉思汗陵,实质上只是成吉思汗的衣冠冢。

        “传说在几百年前,成吉思汗率军攻打西夏时,正好路过这地方,他看这里水草丰美、花鹿出没,是一块风水宝地时,心里特别高兴,留恋之际,失手将马鞭掉在地上。部下正要拾起马鞭时,被成吉思汗制止了,说这里是梅花鹿儿栖身之所,戴胜鸟儿育雏之乡,衰落王朝的振兴之地,白发老翁的享乐之邦。最后他还对左右嘱咐:‘我死后可葬于此处’。”

        葛教授跟考古打多了交道,对这些历史典故也是了若指掌:“后来成吉思汗战死在西夏,部下们运送其灵柩返回大漠的路上,灵车行至这里时,车轮突然陷进沼泽地里,套上很多牛马都拽不出来。护送灵车的将领回想起成吉思汗曾经说过的话,于是将其毡包、身穿的衫子和一只袜子安放于祭灵白室,后来几经修缮,形成了八白宫,这也是成吉思汗陵的雏形。”

        龙源妮恍然之后,又追问道:“那成吉思汗的尸骨到底埋在哪里?”

        对这个问题,葛教授哭笑摇头,宋澈帮忙解释道:“如果谁能知道这个秘密,那几乎可以跻身世界级的考古专家了。”

        事实上,时至今日,成吉思汗的真正陵墓,仍是一个未解之谜。

        而且不止成吉思汗,元代的那些帝王,就没有一个陵墓被发现的。

        对此,考古学界有一种说法,认为元朝蒙古的风俗是流行天葬——在人死后将尸体运到指定地点,让秃鹫或其他鸟类、兽类等吞食。

        但这个说法根本得不到公认,元代蒙古的实力何等雄厚,怎么可能允许其帝王死后安葬的那么寒酸呢,最差的级别待遇,也一定会将其进行土葬并且配以丰富的殉葬品。

        “这点,我和许多在河套地区以及钻研元代考古的学者交流过,大家比较认同的观点还是土葬,只是以‘地宫’的形式存在。”葛教授缓缓道:“蒙古贵族吸取了前朝历代皇陵被盗的经验,于是死后不起坟头、不立墓碑,葬于地宫内后,还要牵过几匹马来将下葬的地方踏平,让外人根本看不出来这里埋过人。”

        “不但如此,在墓葬被踏平之后,有人会牵来一头母骆驼和一头小骆驼,当着母亲的面将小骆驼杀死,把血淋在墓地上,再派士兵把守,等第二年地上长出草来的时候,把守的士兵就可以撤走了,没有人能够看出来先人的尸骨葬在了哪里。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