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醉酒的姜予安

第(1/2)页

内史腾朝着赢夏使了个眼色。
他认为诸葛亮只是赢夏请来的一位能说会道的人物,但张良是儒家三雄之一,聪慧无比,在辩论上,又岂会输于诸葛亮?
“好吧,既然你不会武功,那我们就辩论吧。”
百家之中,名士们最善于用嘴皮子来凸显自己的才华,却并没有真正的才华。
就算诸葛亮是名师的后人,张良此刻也没有了任何的心理负担。
“那么,张良大家,请出题吧。”
“题目由我出?”张良吃了一惊,诸葛亮这等于放弃了主动,变成了防御。
“我不会武功,让张良大人与我切磋辩论,已经是我的优势了。所以,由张良大家出题,我来辩解。”
张良有些惊讶地望着诸葛亮。
无论他是谁,这份心胸着实令人钦佩,此人,将来必会有一番成就。
“好吧,我出题。”
张良也不矫情,赢夏身边的某些人看起来很厉害。如果他能击败诸葛亮,对小圣贤园的局面会有很大的帮助。
“诸葛大家,你可听说过所谓的狗非犬?”
张良想了想,决定用有名的“狗非犬”的说法,主动出击。
张良说的狗非犬乃出自名家的名辩论命,赢夏在听到此命题后,不由微微一笑。
诸子百家之中,多数都以辩才著称,他所说的“狗非犬”,极难反驳。
所谓的“狗非犬”,其实就是一门非常高端的狡辩方法。
主要是根据两个词的不同读音,和各自所代表的意义进行辩论。
狗的发音跟犬,确实是不一样的。
所以,狗并非百分之百的犬,犬也并非百分之百的狗!
虽然,他们也有相似之处。
“狗”这个字,相对来说说,没那么好听。
“犬这个字,”相对来说,就稍微好听一些。
比如说,犬牙,就比狗牙好听。
犬吠,也比狗吠更有礼貌一些。
犬子是儿子的意思,而狗子就有些侮辱人的意思了。
若是死咬住这一点来辩驳,基本上没人能说出反驳的点。
因为无论你怎么反驳,出题人都可以通过类似于“掩耳盗铃”的既定事实去争辩。
张良认为诸葛亮是名家之后,所以,想用自己的长处去对付诸葛亮。
但想赢诸葛亮,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诸葛亮的伶牙俐齿,可以跟东吴的文人们斗智斗勇,把王朗给骂得狗血淋头。
即便是青年时期的诸葛亮,论起口舌,论起心机来,也丝毫不比张良差。
张良将“狗非犬”的辩题说出来后,小圣贤园中,伏念颜路两人脸上都露出惊讶之色。
他们都知道,这是著名的狡辩题目,从来没有人能从逻辑上反驳过这个观点。
张良是个聪明人,在辩论开始后,他就提出了“狗非犬”的说法,就是为了占据主动。
诸葛亮很有可能是赢彻请来的有名人物,如此一来,张良便可以轻易地赢得诸葛亮的胜利。
内史腾的眉毛一挑,他是知道狗非犬辩题的。
从道理上来说,想要反驳狗非马,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