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5章 第二种电机

第(1/2)页

  杨云鹤这边浮想联翩,而另一边,童和已经开始给黄老板展示这种全新的材料了。

  一开始就和之前实验进行的那样,甲申1478号样品在通电之后立刻就变成了坚固的金属,而一旦断电之后,甲申1478号样品又在瞬间变回了金黄色的液体,整个变换过程还不到三秒钟的时间,可谓是非常迅速了。

  而另一边,虽然早就已经在文件资料上面知道了甲申1478号样品这样特殊的特性,可是当黄老板真的看到眼前的事实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吞了吞口水。

  在王老板看来,甲申1478号样品的实用价值恐怕已经不比黑金要低多少了,因为这是一种非常完美的液态金属。

  绝大部分的普通人对于液态金属形成概念的时候,都是源于一部叫做终结者2的电影。

  在这部电影里面,那个能够自由的从业态切换成机器人形态的终结者,可以说是将无数观众的脑袋都给看的炸裂了,这似乎是一种仅仅只存在于科幻作品中的金属。

  但实际上液态金属早在60年代就已经被发明出来了,卡梅隆本人也正式见到了液态金属之后,才在自家的电影里面加入了液态机器人的创意。

  但液态金属发明了这么长的时间,却始终几乎没有得到什么正儿八经的应用,其关键自然是在于液态金属,并不像电影里面形容和描述的那样完美了。

  此时人类发明的大部分液态金属,在正常情况下是液体状态,其本身也能够表现出金属的特性,但是却不能硬化……其中水银就是最好的例子,他就是一种天然的液态金属。

  这样的液态金属虽然也有用,但用处极小。

  当然了,还有一部分液态金属是可以硬化的,比如在2015年的时候,华夏就有一部分研究员研发出了一种液态金属,在吞食了少量物质之后,就能够液化成为金属,这确实算得上是液态金属的一种突破了。

  但这种硬化的实际使用场景其实也不高,首先这种硬化是一次性的,硬化之后就很难再重新返回液体状态。

  就算可以也需要在使用室里面进行大量的化学操作,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显然是不可能给你这么多操作的空间和时间的。

  另外像这样的液态金属在固化之后,硬度一般都不高,基本上都是比白银还要软,有些甚至像橡皮泥一样,直接用手就能够揉搓成各种形状。

  当然了,这样柔软的特性也能够有一定的应用场景,但金属终究还是要硬邦邦的才能够更加有效。

  而现在,甲申1478号样品完美的解决了这个缺点,在硬化的状态下,硬度甚至已经达到了金刚石的一个级别,可偏偏还像液态金属一样拥有极高的延展度,这种材料特性本身就是非常完美的。

  分别说这种材料只需要控制通电状态,就能够随时的在固态与液态之间进行切换,黄鹤闭着眼睛就已经能够想象到无数应用的场景了。

  比如应用在航空航天领域,以及各种需要快速成型的领域等等。

  甚至在终端中都可以应用,因为这样就能够解决折叠屏终端的许多问题了。

  “好,实在是太好了”黄老板由衷的赞叹道。

  一旁的杨云鹤也跟着鼓掌,他同样也震撼于这种液态金属的神情,但同时也有些腹诽,以为在他看来,这种金属同样还有些鸡肋,那就是要一直靠通电才能够维持固态,这样在很多环境下就无法使用了。

  结果下一秒,黄老板就直接问道“那有没有办法让他在不通电的情况下,也能够长时间的维持固态呢?”

  “有!”没想到童和非常干脆的说道“我们经过研究之后发现,这种材料液体状态下,只需要通过辐射场,就能够开始进行固化。只不过速度很慢,大概需要24小时才能够完全固化,但这样的固化是不会返回液体状态的,最少目前我们的所有样品都没有回到液体的状态。”

  “好,很好!”黄老板的脸上写满了兴奋,如果能够长久固化的话,那无疑极大的扩展了甲申1478号样品的使用场景了。

  但童和给黄老板的惊喜不止如此,只见童和接着说道“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其实随着给予的电压不同,甲申1478号样品能够展现出来的特性也不同!”

  “比如在正常给予220伏电压的时候,其展示出来的特性相当的坚硬。”

  “可如果给予的电压低于2伏的话,那硬度就会下降到和石墨差不多的地步,但电阻却会增加到极高的程度,成为几乎不导电的绝缘体!”

  “反过来如果将电压增加到1000伏的话,那硬度就会超过金刚石,导电性也会达到铜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