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銮仪卫

第(1/2)页

陆建章如今就在平型关附近的灵丘县。
  他是汉人,但不同于一般的汉人。
  自幼就在清廷的首都盛京长大,小时候受到大学士索尼的教导,满腹经纶,前途无量。
  只是在之后多尔衮掌权,受到打击的索尼被削去公爵贬去盛京,才得以停止,而索尼去盛京之前,倒是将他留在了北京。
  因为自李成栋叛变,多尔衮对汉人将领的猜忌愈重,大肆启用了銮仪卫。
  銮仪卫是清廷入关后仿制前明锦衣卫的制度,这几年正专注汉人将官的调查,他来山西也正是为此。
  在路上他还是六品整仪校尉,但到了山西后,就成了五品的治仪正,足见清廷对他的器重。
  然而,今年他才不过十九岁。
  明廷在京城的暗子将布防图带出去后,时任平西大将军的阿济格受到了莫大的压力,正在平定天津山东的叛乱的路上连忙请求多尔衮出动銮仪卫调查此事。
  此事,京城原本已经派出了使者索卓罗调查,陆建章只是有所耳闻,与他无关。
  但就在今日早些时候,他竟听说索卓罗死了。
  来报信的那几人是銮仪卫安插在索卓罗身边的卧底,负责将索卓罗的一言一行禀报上去,其余并不负责,连索卓罗被绑架时都没有露头。
  至于他们为什么不去京城,反而是来山西向他汇报此事,陆建章不得而知。
  听完那几人的情报,陆建章眯起了眼,嘀咕道:“得了地图不罢休,竟敢回去杀了索卓罗?甚至还敢继续北上...硬骨头……”
  那名报信的士卒又道:“可田逸伦已报上消息,说地图流下南边了.......”
  “不对,他们必然带着图北上了。”
  陆建章第一时间就意识到那个策反的军头只是诱饵,那个暗子一路上都是悄无声息的,怎么可能会在临门一脚的时候和着人大闹一场?
  必然是为了掩盖住什么东西。
  暗子死后,那个被策反的军头南下了…那么现在北上的一定是那些接头的人。
  至于他们为何想带着地图北上,又为什么这些在信阳的卧底会过来告诉自己,陆建章似乎有了答案...那行人恐怕已经到山西了。
  他意识到这些道士不简单,在收到消息的第一时间就开始布置抓捕。
  可銮仪卫并不如前明时那样在各地都有卫所,他一个外来的治仪正只能寻求本地的士卒帮助。
  这些并不与他的本职有关,他来只是调查山西的众降将的,换做别人,很可能就当不知道如实回报京城了,可他总有一种感觉,此事会与他有关。
  他前脚刚进山西,后脚那些人就带着地图上来了,目的是什么?地图又是带给那位意欲反清的明将?
  于是他将那几个人打发去京城,自己则是在灵丘县找到了一个百户所,里面的百夫长张发胜愿意听他调命。
  “那些道士会从哪里进山西境内……”
  户所中,陆建章朝地图上看了看,道:“信阳之事不过才七日,他们之所以能这么快到,一定是走了官道,南边入境的官道有十五条,都封锁起来......”
  彼时,张发胜赔笑道:“陆仪正...我哪有这么多人啊....要不去征些民丁?”
  “不用...”陆建章看着寒冷的天气,忽然问道:“如今是十一月了,五台山和恒山是不是已经冻上了?”
  “是啊,早一月就冻着了呢。”
  “那么最有可能是从平型关进来了。”陆建章想了想,道:“如此紧急,他们不会再花时间爬山...将五个什的人手散过去平型关附近,他们没有削发,很好找......”
  “是。”
  “对了,最好是在关口内埋伏,他们走了这么久的路才得以入关,一定会松懈歇息......”
  “是。”张发胜领命道:“我麾下最精锐的,就是什长杨德,他只需两什,就可抵百人明军。”
  “哪就带七个什过去,其余的分成两人领着地方驿站的驿卒排查。”
  “这...其他地方的人手怕是有些松散了……”
  陆建章道:“听我的,他们能在信阳杀退守军,不似其他明人,不可大意弊之...告诉那个杨德,过去遇到他们后不要动手,先盯着,等人围攻,我会再送信请求支援。”
  见张发胜神情一顿,他又不由道:“放心,此事你是首功。”
  “是。”
  等陆建章看着人手撒出去后,天色才到傍晚。
  他从接到信阳的情报消息,再到做完这些事,不过堪堪一日便完成。
  这种效率放在前明繁杂的流程上,已是想都不敢想的了……
  ~~
  杨德得了命令,带了两什人离开百户所,在亥时两刻,终于抵达平型关官道附近。
  之所以没有带七什,是因为卫所里面早没有那么多人了,还要分散过去盯着剩余十四条官道,实在抽不出来。
  但张发胜没有说错一点,杨德带的这两什确实是这一带最精锐的士卒,一队持刀士卒,一队弩兵...他们虽是吃着五十人的空饷,但依旧能表现出五十人的战力。

  而杨德本人也是身形高大,扎着辫子,长相甚是凶恶,比满人还像满人,还使得一手好弩箭。
  等到晚上,他便已经在官道两侧的乱石上埋伏着,远远看见官道上有一支身穿道袍的队伍燃起火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