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源头

第(1/2)页

“阿达礼说要挖了你双眼?”
  东莪走到房中,看着桌上正在提笔书写的祁京说道。
  “是。”姜明抬头看过去,见她穿了明黄色的裙子,梳着旗髻,头上还戴着一个黑色板状的头饰,外身披着一身雪白貂皮棉袄走了进来。
  东莪也抬头见祁京正在看她,不由端正起了走姿,道:“你...东西...包袱收拾好了吗?”
  “无甚可收拾的。”姜明道:“从南边到此,只有几件衣物罢了。”
  “应天府好玩吗?”东莪来到面前坐下,道:“我还没去过应天府呢。”
  “一直都是那样。”姜明忽然看了一眼外面,随口道:“如果没有发生那些事情,那里一直都是天下间最瑰丽的地方。”
  “什么事?”东莪忽然想起来昨晚他递给自己的纸张,问道:“你要我这时来见你,就是为说的这个吗?”
  说着,她拿出了纸张,摆在桌上,只见上面写着,“十二月十六日辰时三刻见”。
  她这么大还从未有过男子这样邀约她,想着又是在府中,不由就来见了见。
  “不。”姜明摇头道:“是另外一些事。”
  “可是要把那下半段残诗说出来?”东莪撑着头,道:“我觉得上半段并不好...下半段你还能说出花来?”
  “没有花,只有战争。”
  “呃?”
  姜明从外面收回目光,忽然站起身,道:“你知道我是何人?”
  “我怎么不知道...你是姜明...”东莪下意识的说到一半,对上祁京从上而下俯视过来的眼神,觉得有些阴森,道:“你做什么?”
  “有人正在追我。”姜明简短道:“所以我才会进来。”
  “谁...谁在追你呀?”
  话未说完,外面就已闪过许多脚步声。
  东莪才想转头看去,就只听耳边风声涌动......
  下一刻,祁京不知何时已来到身后,匕首抵雪白的脖间,并拿开了东莪头上一直觉得颇为碍眼的黑色板子。
  “你到底是谁?”东莪还未来得及反应,只得吐出了这一句。
  “明朝,祁京。”
  ~~
  “南边的人?”宁完我喃喃一句,“不可能,明廷怎敢.......”
  话语一顿,宁完我突然道:“你要用他们做什么?”
  “不做什么。”范文程平静道:“宁大人既想知道此事的所由,那老夫就把一切的源头告诉你。”
  宁完我忽然凝视了一眼书房外的场景,只见他带来的士卒尽数包围在四周,索性安下心,又对上了范文程的眼神。
  “说吧。”
  “让老夫想想。”范文程悄然按下桌上的文书,道:“此事该是要从老夫还在执政时说起了,那时我府中的管家叫杨明朝...”
  见范文程又是顿下,宁完我也按着性子,接着道:“你说的是前年阿济格在追查的北方布防图之事?”
  “是,杨明朝有个弟弟,叫杨吾扬,此人串联了阿济格手下被抄家的汉将周兴的仆役,将布防图拿到了手,并准备送去南边。”
  宁完我点头,道:“此事老夫知道,杨明朝等人在逃到天津时,已被处决,只剩杨吾扬一人南下,在大同起事之前,内阁中曾有一份信阳守将递上来的奏疏,说阿济格当时已派了钦差下去捉拿此人,你说这些与姜明有何干系?”
  “姜明就是那个被明廷派上来接头的人。”
  “什么?”
  “宁大人不急,待老夫慢慢说来。”范文程收起桌上的纸张,道:“去,叫人上一壶茶来。”
  “老夫没时间听你废话,快些说。”宁完我喝了一句,但只见门外有小厮过来,也没有阻拦。
  “好。”范文程应了一句,表情依旧恭顺,继续道:“姜明等人在接到南边安插在京城的暗子杨吾扬后,策反了一个信阳的军头,然后利用其人加意南下混淆了信阳田世昌的耳目,但他们却再次北上了。”
  “牛头不对马嘴,老夫久在内阁中,岂能不知?”宁完我皱眉道:“信阳递来的奏疏中,田世昌是被那个军头所杀,而那个被阿济格派下去的钦差索卓罗不知怎么也死了,就是那个军头带着布防图回到了南边,此事到此已然了结,他们还敢北上?你莫要再诓骗老夫。”
  “呵呵,那我就说些已经是事实的,宁大人知道此般大同为何会突然反叛吗?”
  “总不是继续北上的姜明做的。”
  “事实如此啊。”范文程忽然感叹了一句,道:“老夫也没曾想到这个小细作有这么大的本事。”
  “怎么回事?”
  “他们从信阳走后,去了大同,并引起了姜镶的反叛。”
  “笑话!”宁完我啐了一口,道:“这么简单就说服姜镶反叛了?因为什么?那份布防图?你是在让老夫认为,他姜镶是鬼迷心窍了才会信这么一群人?”
  范文程点头,道:“光看大同背叛时,老夫还未察觉到,但等陈掖臣那日回禀我时,我才知道他们这一行人终于来了。”

  “陈掖臣说了什么?你怎么知道的?”
  “他们在找一个人,从大同出来后,竟还有一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