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又要晋升了吗?

第(1/2)页

去年过年的时候,何雨水曾给她一颗糖,甜得让她至今难忘。
  所以,她现在也愿意把自己珍爱的瓜子花生分给何雨水姐姐。
  “谢谢你,雯雯,姐姐已经吃过饭了,不饿。”
  何雨水微笑着婉拒了她的美意。
  虽然傻柱暂时不在家,但她家里仍有存粮,作为大姑娘的她怎会至于挨饿。
  一般人家的女儿,十来岁便要学会洗衣做饭,在农村更是要上山砍柴、割草、放牛羊,各种生活技能样样精通。
  “有事找我吗?”
  陆恒看着她,满是好奇。
  昨天还在门前闹腾,哭喊着让他救出傻柱,今天却又登门拜访,恐怕此事另有隐情。
  “你能借我点钱吗?”
  何雨水的声音细若蚊蚋,如果不是陆恒八极拳已有所成,感官敏锐,还真可能听不清楚。
  “借钱?”
  陆恒更加惊讶了,没想到何雨水竟会来找他借钱。
  “快考试了,我想去买两本书,但是身上没钱。”
  何雨水低头说着,脸蛋红得像熟透的苹果,似乎说出借钱这两个字,对她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
  “不过,按理说你应该去找一大爷帮忙才对吧?毕竟你们家跟他走得近,傻柱不在,你为何不来找他借钱?”
  “他只对我哥好。”
  何雨水低声回应,语气中带着一丝委屈。
  今年十五岁的她,很多道理或许尚未完全明白,但已经能察觉到待遇上的差别。
  在她的记忆中,尽管一大爷和他们家关系亲近,但更多的是因为她的哥哥傻柱。平日里对她的好,更像是顺带之举。
  相较于院子里其他人,一大爷确实待她不错。
  然而,一旦将傻柱放在身边作比较,她顿时意识到自己只是个附属品,是因为傻柱的关系,一大爷才会顺便照顾她。
  昨晚被陆恒无意间点醒,她想了一整夜,越发觉得委屈。
  相依为命的哥哥并非最爱她,甚至对秦淮如比对她还好;而一向尊敬的一大爷,也只是因她哥哥而对她施以援手。
  这样的想法让她彻夜难眠,泪流不止。
  于是,当今天急需用钱的时候,她也不想去求一大爷帮忙。
  既然你觉得我只是附属品,那我就算求助,也不会求助于你。
  何雨水被触动后,思想陷入了某种困境,情绪上开始有些极端。
  青春期的少女,忽然变得叛逆起来,倒也可以理解。
  陆恒并未料到这个缘由,起初本想拒绝。
  你不愿去找一大爷,并不代表我就有义务帮你。
  然而,当他看到自家小丫头对何雨水还算亲近时,改变了主意。
  小丫头年纪虽小,却懂得分辨好坏,不是所有人都能得到她拿出瓜子花生来款待的。
  “你需要多少?”
  权当看在我家丫头的面子上吧,陆恒如此思量。
  “五……,三块,三块钱应该够了。”
  何雨水刚开口说出一个“五”,又觉得自己要多了,赶紧改口为“三块”。
  “喏,给你五块,写个欠条就行。”
  陆恒直接给了五块钱。
  他知道这时代书的价格并不便宜,一本书的价格往往在一两块甚至两三块之间。
  尽管如此,他还是坚持让何雨水写下欠条。
  他的钱虽然容易赚取,却也不能随意赠送他人,尤其对方还不是自己的亲妹妹,账目必须分明。
  “好的!”
  何雨水本以为会被拒绝,没想到陆恒竟然肯借钱给她,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并主动提出写欠条。
  次日清晨六点刚过,后院便传来了几声稚嫩而又认真的“嘿哈”之声。
  “对,就这样站稳,拳头这么挥出去。”
  朝阳初升之际,小丫头努力模仿着,时而摆出架势,时而挥舞拳头。
  陆恒则在一旁耐心指导。
  他深知小丫头性格内向,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生活环境所致。
  为了让她以后不受人欺负,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她具备保护自己的能力。
  毕竟,他不可能永远守护在她身边。
  长远来看,等她长大成人,终究会有嫁人离家的一天。
  因此,趁着她年纪尚小,听话懂事之时,帮他打好基础尤为重要。
  小丫头没有系统辅助,只能靠自身努力,慢慢进步。
  按照他的设想,只要练个五六年,等到上初中时,身体长开,力量增强,那时随便对付几个普通人应该不成问题。
  半小时过后,时间来到六点半,陆恒示意小丫头收功。
  此时,后院的二大爷家正好开门,二大妈起床准备洗漱。
  陆恒安排稍显疲态但满脸兴奋的小丫头收拾妥当,之后两人共同吃完早餐,然后出门而去。
  接下来几天,日子平静地流淌。
  转眼间,三天过去!
  这天,老梁正式退休,儿子接替了他的岗位上班。
  现今,面对就业市场的紧张形势,儿子要想谋得一席之地,往往需要老子提前退居二线,将岗位让给下一代接手。

  这一现象在现代社会中屡见不鲜。
  值得一提的是,在当今时代,即使退休了也会有退休金,尽管数额通常不及在职时丰厚。
  而接班的儿子,不可避免地要从最底层做起,薪资也自然是按最低标准逐步递增。
  老梁选择了提早退休,陆恒则顺利接过了他的职位,整个过程仅仅耗时四天。
  穿越至此的陆恒发现,算起来,他来到这个世界才不过六天时间,今天正好是第六天。
  这个年代,一周实行六天工作制,仅周日单休。
  这天,老梁带着儿子来厂里报到,并亲自把他送到第二车间的第一生产线。
  临别前,老梁还私下与陆恒交谈了几句,希望他能严格管教自己的儿子,若其表现不佳,甚至可以采取打骂的方式加以鞭策。
  这话可正面理解。
  犹如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当家长送孩子上学时,常会嘱咐老师:孩子若不服管教,老师有权责罚。
  究其根本,这是出于对子女成才的期盼和对教师从严教育的信任。
  陆恒对老梁心存好感,点头答应,并安排小梁跟随一位性格温良的工人师傅学艺。
  随后,他单独叫出了刘海中。
  鉴于这位“忠犬”还算好用,陆恒决定赋予他一点小小的特权作为激励。
  就如同想要狗儿跑得欢畅,偶尔也要抛出一块骨头的道理一样。
  “刘师傅,我现在打算交给你一个任务,就是在每天下班前,帮我统计一下当天产线员工的产量。”
  “当然,这项工作可能会占用你一些工作时间。因此,我会给予你一定的特权。”
  “也就是说,你自己每天只要完成规定的产量,无需超额10%,也能获得优秀评价。”
  “对于这个任务,你是否愿意接受?”
  陆恒话音刚落,刘海中就满脸堆笑地连连点头,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并非因为这项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