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赵构的心思

第(2/2)页

往东,攻取随州,一路由他亲率沿汉水北上,直取襄阳。

        驻守在襄阳的伪齐大将军李成,闻听岳飞亲自率军来攻,竟然弃城而去,仓皇引军北遁。

        岳飞之名,令敌军胆寒如斯!

        之后,岳飞率军一路北上,先后收复了随州、知州、邓州、唐州和信阳军等六郡之地。

        部署好六郡防务之后,并向南宋皇帝宋高宗赵构呈上了一封战报奏疏,岳飞方率军凯旋鄂州。

        ……

        宋高宗赵构高坐在垂拱殿的大殿之上,手里拿着岳飞的捷报奏疏,看了一遍又一遍,脸上却是无半点喜悦之意。

        这处位居临安府凤凰山东麓的皇宫,是绍兴二年(1132年)决定以临安府为“行在”之后,在原有北宋临安府府治基础上扩建而成的,称之为“大内”。

        整座宫室相对于汴京皇宫来说,简陋了不少,宋高宗赵构认为,“汴京之制侈而不可为训”,因此并没有大肆修葺。

        只是,让赵构没有想到的是,在他驾崩之后,他的子孙后代因偏安日久,日渐耽于歌舞升平的生活,遂不断修葺、增建宫室,最后竟比汴京皇宫还要奢阔三分!

        当然,那是很久以后的事了,现在的他正对着岳飞的捷报奏疏发呆。

        南宋小朝廷建立之初,忧患重重,风雨飘摇。

        内地有洞庭湖杨幺的农民起义军,声势浩大;江淮贼李成、江西曹成等,拥兵剽掠;岭南还有虔州、吉州的地方叛乱;北方则是伪齐国主刘豫引金兵南下,深入江南,欲灭南宋而后快。

        饱受战乱、颠沛流离之苦的宋高宗,此刻只能将安定寄托在岳飞、韩世忠和吴玠等武将的身上,消他们能够攘外安内,让他安安稳稳地坐在皇位之上。

        在骨子里,他就不消连年战乱不休。

        与金国和谈不好吗?哪怕年年岁贡、割地赔款,那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啊。

        打打杀杀有什么好的?

        大家没事坐在一起喝喝茶,聊聊天,练一练书法,这日子多舒服啊!

        然而,赵构虽然满心愿意向金国求和,但金国方面却丝毫不理会,依旧率大军不断南侵。

        这也让赵构明白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想要谈判,那也必须得展示展示自己的拳头,以战求和!

        有实力,才有资格开启谈判;没实力,只能被人吞得连骨头都不剩!

        也正是因为此,赵构才开始逐渐倚重岳飞、韩世忠等一帮在朝中主战的武将们。

        但显示显示肌肉就可以了,决不能惹恼了金国人,影响了求和!

        因此,在当初岳飞请战之时,赵构便命岳飞只准收复六郡,不得越界用兵,“追奔之际,慎无出李横所守旧界,却致引惹,有误大计′立奇功,义加尔罚”。

        意思很明白了吧?

        你要是误了朝廷以战求和的大计,就算你立了奇功,也会惩枫的!

        想到这里,赵构忽然晃过神来。

        他缓缓摊开一张宣纸,拿起一旁的狼毫笔,轻蘸了一下墨汁,微微一思忖,便落笔成书:

        “卿盛秋之际,提兵按边,风霜已寒,征驭良苦……”

        写完之后,赵构又细细地重头看了一遍,见没什么纰漏,这才在手敕的落款处,盖上了“御前之宝”的大印。

        随后,他又将手敕用火漆封好,随手放在了一边,又陷入了沉思之中。lm.shenPINwu.COM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