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派系之争

第(1/2)页

能接笔的人实在不少。

        在场的每一位专家,都是古字画修复的大师,他们自身的字画成就也十分深厚,让他们中的某一个人来接笔,实在都还说得过往。

        可说到底,《千里山河图》的分量摆在那儿,谁也不敢轻易接手。

        更何况,专家们都已经渐渐老矣,能不能有这个精力和体力来完成这项高强度的接笔工作,还真是个问题。

        找一个古画摹仿高手来接笔?

        这就更是玩笑话了。

        一大群文博界的泰山北斗都怯了场,这摹仿高手哪来的自负敢接手?

        现场一时间沉静了下来。

        谁都没有说话,安静得可怕。

        “接笔的问题,已经是修复后期的事情了,这个问题咱们可以先略过不谈。”

        一个长得瘦巴巴,左脸颊上长了个大黑痣的老头打破了沉默,他说道,“等到了最后,实在找不到合适的接笔人选,哪怕只全色不接笔,也不是不能吸收的,国外一直以来不都没有接笔嘛!”

        向南侧头看了一眼,这黑痣老头他认识,名叫郭松船,是来自燕赵博物院的古字画修复大师。

        他说的这个观点,实际上也是国内外古字画修复中的一个争议点。

        国外的修复协会最常讲的就是真实性、历史性和还原性。

        他们认为,再怎么厉害的摹仿高手都不是艺术家本人,不能代表艺术家本人连接画意。因此,只需将仅存的画意好好保存,再用折中的方法全色到一个不干扰观者看画的程度就足够了。

        “哼!西方人不同意补笔,认为要留着不动,对他们是很方便,实在是程度不行,技巧不够。”

        长安博物馆的陈老性格火爆,他轻哼了一声,“古字画修复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全色接笔这种技巧一直是有的,这是中国人的传统!不能丢的!”

        “这个暂且不提,都争议很多年了,我们两个老头子也争不出什么成果来。”

        郭老固然长得有些凶,但性格却是出奇的好,被陈老呛了一句,也不赌气,他笑呵呵地说道,“我的意思是,这个接笔人选的问题,可以先放一放,倒是这画的画芯损伤严重,密密麻麻的全都是小眼,我个人感到用‘整补’的方法会比较合适一点。”

        “哦?是吗?”

        那位之前开过口的老太太忍不住了,似笑非笑地看着郭老说道,“你这么一说,我也感到修补用的浆糊用面浆不错,而且还得往里面加点明矾防虫防蛀。”

        这老太太名叫楚天远,是来自湘楚博物馆的专家,也是此次前来京城的专家中唯一的女性。

        楚老满头蓬松的银色齐耳短发,看上往和气可亲,说的话却是有点咄咄逼人。

        “呵呵,北方那个,似乎虫未几,再说了,现在的博物馆早就配备了紫外线杀虫设备了。”

        郭老闻言,干笑几声,声音都低了很多,似乎有些底气不足似的。

        楚老二话不说,伸手从旁边的一张长案上拿过一张还没有修复的古字画,指着上面的黄斑,气哼哼地说道:“没虫?那这是什么?”

        郭老顿时哑口无言,心里面在猖狂吐槽!

        这故宫博物院也太不靠谱了,一群专家都在这儿呢,你放一张没修复的古画在这儿是几个意思?

        是不是算准了有这一出,故意打我老脸呢?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