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第(1/2)页

  罗让往县城开的时候,就给吴大成发短信,让他叫上几个兄弟,到火车站等自己,准备一块儿去新城。吴大成到了就问罗让,要干什么,罗让说带他去做生意。吴大成一琢磨,做生意不能就这么去。

  吴大成的理论是,先要有一股压倒对手的气势,而气势的来源之一,就是整齐划一的装备。于是他带头,给每个人买了副墨镜买了个纹身,纹身贴胳膊上,青龙白虎,十分齐整,十分有气势。

  罗让说他就是闲得蛋疼,吴大成却打量了一下他,摇摇头,说哪里都好,就是发型不行,头发太长。

  吴大成这么评价:“罗哥是要走日韩风格?行啊,小鲜肉。”一句话就说得罗让不自在了。

  “那你给我剪短点。”罗让坐在火车站广场外边的长椅上,让吴大成帮他修修。这货丢给他一个自信满满的眼神,拿起剪刀“咔嚓”一下,看着自己的杰作,倏地就没声儿了。

  罗让当时还纳闷:“怎么了?”抬头一看,全憋着笑,下意识摸了把脑袋,豁,明显凹进去一大块。

  罗让踹了吴大成一脚,后者一扭屁股躲过去,一拍大腿,说:“附近有理发店,老师傅二十年的手艺了,现在赶紧去补救,来得及。”

  罗让点点头,跟他一块去理发店了。结果到了那儿,老师傅拿出推剪一个用力,本来正夸着自己手艺呢,突然就闭嘴了。

  罗让就知道不对头了,朝镜子里一看,豁,谁的脑袋秃了一块?

  最后老师傅非常诚恳地向他推荐“光头”这个发型。

  罗让:“……”

  罗让顶着光溜溜的脑袋上了车,吴大成负责在边上憋着笑,以及呵斥兄弟:“别他妈笑了!不就是像卤蛋吗?有什么可笑的!你们看我!我笑了吗?我就不笑!”

  大家就默默看着吴大成。

  吴大成:“噗哈哈哈。”

  罗让一巴掌扇他背上:“滚蛋。”

  罗让走后没多久,余希声的同事蔡有阳来敲他宿舍的门,说校长叫他们去趟办公室。两人便结伴而行。他们是学校唯二的正经师范大学毕业生,校长非常重视,经常会在空闲时找他们谈话,让他们有困难就说出来,不要有心理压力,所以余希声以为这次找他们也是像往常一样,谈谈话、说说心,却没想到,校长一上来就放了个重磅新闻。

  “我给你们争取到了去红星实验小学参观学习的机会。”校长红光满面,春风得意地说,“县里经费已经批下来了,你们快去快回,现在就出发。”

  红星实验小学位于新城,软硬件条件一流,即使放到全省范围,师资力量都能排上前十。如果能去红星小学参观学习,一定是受益无穷的,作为老师,没什么好犹豫的。但问题是,“现在就出发”,未免太赶了。

  余希声道:“能不能缓两天?至少安排好代课老师再说。”

  校长大手一挥:“有我呢,你们放心去吧。”然后不等两人反应,把装着经费的信封往余希声手里一塞,推着两人就往办公室外走,催着他们收拾完行李,骑着摩托车就载他们去县城了。

  余希声跟蔡有阳两个检完票进了站,看着手上拎着的行李箱,还有些懵逼,火车到的时候,都木着脸往车上走,心里没一点真实感。

  这就去新城了?

  在座位上坐下来,蔡有阳松了口气,才回神似的,跟余希声吐槽说:“咱们校长,也真够急性子的,那摩托车坐的我都快吐了。”

  余希声为校长辩解:“我们应该理解他急切的心情,他一直想为桥头村小学培养一批出色的青年教师,但碍于客观因素,这么多年都没有发展起来,这次能够申请到经费,应该是高兴坏了。”

  “是是。”蔡有阳说,“余老师你一直是最有觉悟的一个。”

  余希声看到卖“啤酒饮料矿泉水,花生瓜子八宝粥”的乘务员走过去,想起来一个问题:“火车多久到新城啊?”

  “要看是什么车了。”蔡有阳说着拿起火车票,看到是K字打头的某列车,皱起眉来,“可能要七八个小时了,这趟车我好像坐过。”

  余希声乐观道:“不要紧,我们出来有经费,饿不着也渴不着。”

  蔡有阳把信封打开,抽出三张百元大钞。

  余希声:“……”

  蔡有阳:“……”

  两人面面相觑片刻,余希声道:“给校长打个电话吧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