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中医疮疡科,发物东西

第(1/2)页

医生:老奶奶,今天晚上12点以后就什么都不能吃不能喝了啊,吃喝了做麻醉是要命的。
  病人:啊好的好的。
  医生:您有糖尿病,要是手术前心慌出冷汗有可能是低血糖了,您啊……
  病人:知道知道,那我就自己吃点东西。
  医生:不能吃!让病房大夫给您输液!
  ……
  看着哭笑不得的老张,李介宾想起来王映骄给自己讲的一些医院里常见的趣闻。
  医生:这个检查不可以吃早饭的啊,注意一下。
  家属:OK。
  第二天。
  医生:不是说不可以吃早饭的吗?
  家属:没吃早饭,就给喂了些粥。
  医生:  [无语]
  规培生:[笑哭]
  研究生:[笑哭]
  进修生:[笑哭]
  实习生:  [哭笑]
  ……
  老张真的不是有意隐瞒,而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本来就存在一些障碍。
  他是真的没觉得羊腿跟牛羊肉有什么必然联系。
  人群让开,李介宾扶着老张坐在诊台前,其他人好奇的看着这年轻小帅哥给病人诊查。
  左侧脸颊红肿热痛,高高鼓起,眼睛都肿的眯成一条缝儿了。
  听爸爸介绍老张病情,其实也没啥,就是牙疼,牙龈出血,脸颊生了痄腮。
  本来内服外敷,已经好的差不多了,如今一条羊腿入肚,不仅前功尽弃,肿胀之势犹胜当初。
  李介宾手指微微一碰,嘶,老张倒吸一口凉气,入口就化作热气喷出。
  嗯,确定了,这只羊绝对是真的农家自养小黄羊,绝对没有喂人工饲料,看看这威力就知道,补的一比,给老张这个疮家病人吃了,简直是可耻的浪费!
  李介宾查看舌象,一边号脉一边想着。
  发物东西,自古有传,说法不一。
  一些地方乡野经验,一般是讲,有阳性疮痈者,不可食牛羊肉。
  名医秦伯未在《中医对病员的膳食问题》里面:“凡能引起口干、目赤肿痛、大便秘结等的荠菜、韭菜、香菜等,都有发热可能,俗称发物。”
  李介宾家传,生疮疡,忌饮食,秦(青?)椒蒜醋牛羊肉。
  古代背后生疮,难逃一死,历史名人范增、孟浩然、徐达皆死于“发背”。
  名气最大的莫过于徐达吃鹅的典故,他是明朝赫赫有名的国公,位列武将第一,晚年受到洪武帝猜忌。
  听闻他旧伤难愈,患了“发背”,洪武帝便赐了他一只烤肥鹅,徐达明悟这是天家不容于他,所以含泪吃下烤鹅,随后便“走黄”而死。
  中医所讲发背,又称“背疽”,一般表现为背部皮肤红肿、溃烂,伴有脓液流出,疼痛难忍,多发于老年人。
  《名医别录》云:“疼者似针刺,剧者似刀割,甚则似火烧。”
  背部这个部位很是要命,如果是在四肢,可残但能活命。
  生在背部,一旦预后不良,极易走黄。
  走黄是疔疮火毒炽盛,毒势未能及时控制,走散入营,内攻脏腑而引起的一种全身性危急疾病。
  类似西医全身性急性化脓性感染,抢救不及时,回天乏术。
  想那么多,其实也就是二十个呼吸间,李介宾已经切诊完毕,脉象疾数,舌红苔黄腻。
  他看了自己爸爸一眼。
  李爸爸看李介宾这眼神,问道:“怎么?打算割了?”
  一听到割了,老张吓一跳,“别割,别割!我错了,我听话!我再也不吃了!”
  周围的人也好奇,割什么?用什么割?中医不是只有中药、针灸吗?
  大信息时代,人们总是容易被各种固有印象引导下,轻易得到刻板结论,并以为这就是真实。
  在学校里,有一人戏言:中医哪来的外科?
  西医学生捧腹大笑,这人反过来又嬉笑说:莫笑,西医哪来的内科?
  虽有浮夸,却并非空穴来风,无非侧重点不同而已,放大之后,跟真的一样,同行调戏一番当做耍子,非专业人士容易轻信,以为真是如此。
  不过由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