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盗汗与自汗

第(1/2)页

学生们充满朝气与活力,他们往往是可爱的。
  对于他们而言,能够获取到知识便如同得到了世间最美好的奖励。
  此刻的大强正处于这样一种幸福满溢的心境之中,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将自己那份真实的体验和感受分享给阿宾。
  于是乎,他开始绘声绘色、活灵活现地向李介宾讲述起这段自我实验之路……
  “我现在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盗汗了,入睡前的感受特别清晰!
  就是睡着或将要睡着时,感觉体内一阵由内而外的热,然后汗突突往外冒的,就是盗汗。
  但是盗汗分多种,有阴虚盗汗、阳虚盗汗、表虚的盗汗,我也不知道是否盗汗都会有一阵内热。
  但我推测这次盗汗,是解表太过,腠理不闭导致的严重盗汗。”
  听到这里,李介宾不禁感到有些惊讶。
  阳虚盗汗?表虚盗汗?这些词汇让他心生疑惑。毕竟,教科书上明确记载着阴虚盗汗、阳虚自汗的理论。
  难道是大强太菜没有认真学习中医知识吗?还是说他在经历过这次感冒之后有了新的发现和体会呢?
  李介宾深知,医学领域充满了各种复杂的情况和变数,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是独一无二的。也许大强正通过亲身体验得到一些独特的见解。
  于是,他不急于打断或发表自己的看法,而是静静地倾听大强讲述自己的感悟。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给予大强充分表达观点的机会,也能让自己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思考方式。
  所以,李介宾选择继续耐心聆听。
  “......我感觉自汗就是,稍微一运动、稍微饮食带点热,就开始流汗。
  比如在非高温的夏天,稍微走走路或晒晒太阳就出汗,那已经是比较严重的自汗了。
  甚至像我更严重一点,在被子里暖和一点,就汗流不止。
  所以,如果一个人很容易就流汗,很有可能是身体病了呀。”
  李介宾暗想,这可真是有趣。
  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词语,当它被书写于纸张之上时,不同的人去观察和解读,竟然会产生如此多样的理解。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词语或许还会引发各种各样的引申义和联想,最终导致每个人对其含义的诠释都大相径庭。
  李介宾还记得自己小的时候跟大舅交流医术,当时自己经方已经小成,连续用半夏泻心汤治好了几个病人,然后跟大舅说,在半夏泻心汤中的人参,是补胃虚的。
  而大舅则是直接反对说,只有听说过脾虚的,从来没有胃虚的说法。
  而小介宾当场愣住了,没有去跟大舅争辩什么,而是突然意识到,在不同的中医学说体系中,同一个名词的指代其实是有区别的。
  张仲景的经方更为古老,没有唐宋之后那么多理论阐述,原始的仲景经方,更多的是术而非精细的理论。
  所以李介宾说人参补胃虚,这个胃,即是望舌中所说的胃气,也是切脉时所说的胃气,是广义上的正气。
  而大舅反驳中所说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