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4章 捉蛏子

第(1/2)页

  最受欢迎的,要数烤生蚝和烤海虾了。

  这刚烤出来的生蚝,带有一股独特的香气。虽然没有蒜末,只有一点儿葱花,但闻起来还是挺诱人的。

  尽管海虾的个头不大,但胜在肉质鲜美,吃起来还是挺过瘾的。而被烤干了的虾头,口感亦是香香脆脆,味道同样不赖。

  至于现烤的新鲜蘑菇,亦嫩到不像话。但美中不足的是,除了盐巴之外,她们没有其他调味料,倘若弄点儿辣椒粉或孜然粉什么地方,绝对会锦上添花。

  当然,那道清蒸石斑鱼也受到了不少人的青睐。原汁原味的鱼肉格外鲜嫩,哪怕没有添加佐料,亦让人回味无穷。

  值得一提的,还有那半锅蛤蜊蘑菇汤。

  本来大多数蛤蜊的壳是闭合的,煮熟后,它们的壳皆打开了。小小的蛤蜊肉要么挂在蛤蜊壳上,要么脱落到汤里。

  虽然蛤蜊壳已经洗干净了,但因为没有用水浸泡的缘故,其壳内还有少许细沙,所以煮出来的浓汤里,底下有薄薄一层绵沙。



  这一顿饭,大家都吃得格外满足。由于菜的份量太多了,不可避免还剩下许多,李雪梅便将它们收集起来,准备留着晚上吃。

  口中说着要放假两天,但实际上,没有人肯闲下来。休息片刻之后,大家又继续忙活起来。

  陆乔乔对那些蛏子念念不忘,所以又去取了一些海水,准备先熬煮两大锅海水,提炼一些粗盐出来。

  这活儿不费精力,除了往炉灶里添柴,便什么都不用再管,就是有点费时间罢了。

  看了眼烧得正旺的大火,确认炉灶里的柴至少能烧上一段时间,陆乔乔这才跟着往树林中走去。

  今天下午的任务,就是收拾大量的干柴,并搬回室内放着。同时,他们还要弄些湿柴回去,再烧一窑木炭。

  岛屿上树木众多,柴火并不短缺。只不过,现成的干柴数量有限,想要获得更多干柴,只能先把那些树砍下来,并将它们晾晒数日。

  在没有斧头和柴刀的前提下,砍柴是件辛苦活。陆福生他们只能先在树干上留几个口子,然后使用蛮力将它们掰断。

  这会儿的李雪梅,又和陆乔乔讨论起了石斧和石刀。在原始社会,石器是最早出现、也是最广泛应用的工具。

  而现在,岛上就有不少石头。它们除了用来搭建简易炉灶、以及充当石板凳外,日常好像也没有其他用处。



  所以陆乔乔又琢磨着,看看怎么样把石头打造成有用的工具,比如石刀石斧什么的。

  在李雪梅和陆乔乔讨论石器时代的时候,陆福生跟何彦昌已经去了椰子林。

  他们摘了几个大椰子,并像之前那样,先将椰子外皮的纤维扯松,然后将它们固定在椰子蟹洞口附近的草丛里或石头堆里。

  接着,再将椰子壳钻开,让白花花的椰子肉、和甜丝丝的椰子水暴露出来。

  做完这一切后,他们又美滋滋地离开了,准备等入夜后再过来瞧瞧,看看有没有椰子蟹中招。

  忙了整整一下午,大家收获了少许干柴和大量生柴。一部分生柴被搁在营地旁边晾晒,另一部分生柴被塞进了炭窑里焚烧。

  对比午饭的丰盛,晚饭明显简单了不少,不过大家吃着还是挺愉快的。

  天黑没多久,陆福生便跟何彦昌准备了两个火把,计划去椰子林那边看看有没有收获。

  虽然碰过椰子蟹、也吃过椰子蟹,但两个大怂包并不敢亲手抓活的,坚决要阿墨陪同。

  架不住二人的软磨硬泡,阿墨只好一道跟着前往。至于陆乔乔和李雪梅,依然留在营地里休息。



  古代的天空,完全没有经受现代文明的污染。夜空中除了那一弯明月,还有无数闪烁的小星星。

  母女二人闲聊了一会儿,外出的阿墨三人便回来了。光听他们说话的语气和声调,陆乔乔便知道他们此行肯定有收获。

  果然,他们今夜成功捕获了两只个头不小的椰子蟹,加起来应该差不多有五六斤重。

  之前没有把大瓦锅做出来,所以无法实现清蒸,只能烤着吃。这会儿,有好几口现成的大瓦锅,当然得蒸着吃。

  不过,大家今夜吃得饱饱当当,没有什么胃口。加上也懒得再动手,所以准备留到明天早上再煮。

  椰子蟹的钳子很厉害,连椰子壳也能轻松破开,即便用藤蔓缠绕捆绑,也无法束缚住它们。所以陆乔乔将两只椰子蟹分装在瓦锅里,并盖上瓦盖。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