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 传说蓬莱 曾借灵气三分

第(2/2)页

事务缠身,不是出征就是忙于长安学院的事,却未得其便。而且城内城外气候差别很大,他怕贸然在长乐塬上种植的话,万一不行就糟蹋了这些好不容易才辛辛苦苦收集来的物种。因此,倒不如在长安城内自己的府邸后面这大片空地上试验性的种植一点儿,先看看效果如何再说。

        第一次在千年之前搞这些玩意儿,对于并不是专业人士的元召来说,他对于成功的期望值并不是很高。毕竟他懂得的农业知识不多,也就是一些基本的理论,具体操作起来,能否成功倒是有一半要凭运气了。

        好在运气不错,好像老天爷也在帮他似得。去年秋后开始抽空回府来鼓捣这几个大棚,经过一个冬天又半个春天,从雪花飘到梨花落,待到外面桃花又盛开绿意最初萌的时候,这里面却已经是满目苍翠欲滴,宛如琅琊仙境了。

        也怪不得府中极少知道内情的人和元一他们这些忠心护卫对这儿如此郑重,他们都是亲眼所见眼前这一幕奇迹的人。说出去谁会相信呐!当外面寒风刺骨大雪飘飞的时候,自家府中后院儿里竟然是温暖如春花开叶绿……而今春天过半,那里面又结满了各种奇异的果子。几乎是所有有幸曾经偷偷进去看过的人,无不是震惊的说不出话来。然后互相发誓,绝对不能把这件如同神仙手段一样的事说出去,侯爷种下的大概都是些灵芝仙果吧?吃一口说不定真的能延年益寿呢。

        就是在这样的严格保密和如同看宝贝一样的保护中,听到元召吩咐,把来府上的季家二公子领到这里来,管家元一心中是极其不情愿的。不过,侯爷的吩咐自然是不能违背,他亲自领着人穿过守卫森严的后院通道,来到这几座外表看上去很普通的椭圆形高大棚子外,打开门口厚重的棉帘,请季准进去的时候,季家公子心中还是有些不解和奇怪,不明白元召在这里面干什么。

        只不过当他迈步走进去,第一眼看到的景象,就让他目瞪口呆好大一会儿没有缓过神来,还以为是眼前出现了幻境,不禁使劲的揉了揉眼。

        一身青袍缓带的男子俯身在一片翠绿丛中,正在神态随和的对恭敬用本子记录的十七八岁少年说着什么。那少年面目质朴,手中运笔如飞记个不停,眼睛里闪烁着求知的光芒,恨不得把师父说的每一句话都一字不落的记住。

        季家意蕴深厚交游广泛,论其所知所闻,季准也算是见多识广的人了。可是今天出现在他眼前的这场景,却打破了他素来的认知,令他心中感到极大的震撼。从他眼中看过去,这儿就是一片曾经在先贤笔记和一些传说中才想象过的仙家气象。

        “……侯爷!  季准不才,曾经在明月楼上,也听得酒客们谈论起过一些奇闻逸事,传说东海有蓬莱仙山,上面四季如春,奇花不败,瓜果繁盛……难道,侯爷已经把东海蓬莱的仙壤搬到自家侯府中来了吗?”

        呆立片刻后,见元召回过头来对他微笑点头致意,季准忍不住心中的惊奇,脱口而出相问。这却是他心里真实的想法。

        元召直起身来哈哈大笑。人对于未知的事物都抱有敬畏之心,这本来就无可厚非。等到以后大规模普及,就不会有人再感到惊异了。这几天,已经有好几种作物到了果实成熟的时候,尝过滋味之后,都还不错,这令他感到很开心。

        身边带着的这个弟子名叫赵过,跟着他的时间还并不长,是从长安学院那些入读者中偶然机缘下发现的,赵过是由负责农业的大农令石宽推荐而来,元召把他带在身边之后,发现这个少年对于农耕田事的研究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于是便把他特意培养,让他逐渐熟悉这些新作物的特性,好好记录,留待以后有用。

        “哈哈!二公子言重了。我本是一介凡夫俗子,哪里有那些能为呢?不过都是雕虫小技尔……。”

        元召拍了拍赵过的肩膀,让他自己在这儿好好的观察记录。然后自去与季准交谈  。

        不久之后,完全放下心事的季准欢快的离开长乐侯府,策马而归,怀里小心翼翼的抱着一个竹篮,那里面是一篮子刚刚摘下来的成熟“仙果”。元召笑着说是给季家老爷子带回去尝尝鲜的。

        “元侯连这样的手段都有……长安有人想要对他不利,必然是枉费心机矣!”

        季准边想边回明月楼,打马转过街角时,却没有看到,几个宴罢而归的诸侯王公子,正被廷尉府的大批人众当街带走了。

        推荐阅读:天蚕土豆大神新书《》、猫腻大神新作《》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