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三章 帝心未可说

第(2/2)页

,谁也担不起这个责任!”

        带着威胁意味的话,格外刺耳。很明显,目标虽然是对准终军,但其中的指桑骂槐之意,却谁都听得出来。

        听到宗室老臣们提及到了元召,许多人不由得心中一震。也正是让他们感到疑惑不解的地方。按理说,以元召的巨大威望,由他在军中坐镇,燕王和广陵王无论如何也不应该有这么大的胆子,作出形同叛逆之事。联想到前些日子听到的隐约传闻,虽然大部分都是推测,并没有实际的根据。但每个人心底的沉重,已经不言而喻。

        终军的心里也并不平静。不过在这样的场合下,他暂时压下了各种情绪。听到来自宗室老臣们的挑衅,他剑眉轻扬,轻蔑的看着对方的气势汹汹,淡淡回应道。

        “论才论德,终某不敢比拟先贤。但唯有一颗忠君爱国之心,耿耿不曲,日月可鉴!在我眼底,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大汉律例,堂堂煌煌,在此之下,绝无例外!”

        “竖子!好大的口气啊……你若敢承接此命西去,一旦先帝之子因你而损伤。你和你的家族身后事如何,难道不怕吗?”

        “哈哈哈……你们在担心终某的性命吗?那现在我可以告诉你们,希望你们这些老朽之辈好好听着。”

        面对着裸的威胁,终军不再隐藏自己的锋芒。他脸上浮现出睥睨之色,昂首挺胸大声说道。

        “很久以前,我曾经听说过一句话。相信你们在座的诸位也都听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自从当年听闻,便一直牢记于心,不敢或忘。生在天地间,所为者何?不过是秉承本心,行大道,为大义,如此而已。”

        含元殿上回响着他的慷慨之音。许多人低下头,心中饱含愧意。皇帝也不禁为之动容。他回头望了一眼侍立的白衣侍卫。对方会意,伸手递过天子佩剑,刘琚放在案上,用手指轻轻抚摸剑柄上的龙首图案,心意更是无比坚决。

        “我终军以少年白身直入朝堂,执掌司隶校尉府,至今已经数年。蒙受君王深恩,共享帝国荣耀。既领受君命之日,就已经忘却此身生死,又何须顾虑身后之事呢?!”

        “好!朕果然没有看错你。”

        皇帝刘琚双手抚剑站起身来,大声赞叹着。同时摆了摆手,制止了那些吹胡子瞪眼睛的老家伙继续纠缠。他直接走到金阶下,面对面盯着终军的眼睛,目光中充满了信任。

        “终卿,朕亲授你此剑,假天子节鉞,即日起出长安,去往西方大陆……无论何人,论罪与罚,当以大汉律例为依据,卿以此剑,可便宜行事!”

        代表着无上权力的天子龙首剑,不过三尺,却重若千钧。终军拜倒在地,双手举过头顶接下。

        “臣一定不负使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辅助西征大计按原计划顺利完成……望陛下保重身体,静候佳音。陛下万岁!大汉万岁!”

        君臣相对,感慨良多。皇帝刘琚微微叹了口气,伸手递过一封密封的信件。低声说道。

        “有些情况……都在这上面了。二王的事只是其一。朕希望你去之后,不惜任何代价,也要查知他的生死……。”

        终军心神大震。就算是他定力非常,捧剑的手也不禁有些颤抖起来。他当然知道皇帝口中的“他”是谁。难道事情真的已经严重到如此地步了吗?!

        “皇帝陛下,难道你真的要一意孤行,置燕王和广陵王于死地吗?”

        宗室老臣们终于忍耐不住,他们厉声喝问,不再顾及君臣之间的分寸。

        “没有人要置他们于死地。朕说过,大汉律例是衡量一切的准绳……是有罪还是没有罪,一切自有准则。”

        皇帝转身回到自己的座位。他扫视了一眼,随后又继续说道。

        “朕还有一件事要宣布。皇后在中宫,一直以来非常喜欢长公主之子。朕准其所请,皇太后也已经同意,从即日起,长公主之子元丰,入皇后膝下,由其悉心教导,德育麟才……。”

        天子出口,一言九鼎。满殿闻之者,皆大惊!

        没有人是傻子,这样的决定究竟意味着什么,已经再明显不过了。

        “岂有此理!陛下这是要把高祖皇帝传下的江山私相授受吗?臣等虽死,势难从命!”

        宗室老臣和一大部分利益相关者,无不惊怒。含元殿争执气氛,进入白热化。

        。m.shenPINwu.COM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