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袁绍的决断

第(1/2)页

“我们该如何应对?”袁绍也认同王渊可能偷袭后方,但没想到许攸会说的如此果断。

        “事到如今,我们就更不能乱,王渊收到曹操撤退的消息应该和我们收到消息的时间差不多,所以目前关羽应该还没有得到消息。我军撤退首先不能引起关羽的警觉,以免关羽出关拖延我军撤退。”许攸说道。

        “的确如此,王渊集结大军需要时间,目前能够快速赶来的只有就是王渊的五六万骑兵。只要我军顺利脱离关羽,在王渊骑兵赶到前汇合高干的骑兵,就有机会顺利撤回冀州。”审配赞同道。

        “不可,太行山路难行,而王渊骑兵天下无敌,以王渊的果断,势必会在我军撤出太行山之前,与高干骑兵遭遇,万一高干提前落败,我军将无退路。”许攸反对道。

        “那该如何?”袁绍问道。

        “抛弃辎重大营,留守五千大军虚张声势,负责断后,大军只带六日粮草,轻装翻越隆虑山,直接向魏郡撤退。让高干部抵挡王渊两日进攻即可撤退。另外传令沮授,让其率军向魏郡一带集结,接应主力撤退。”许攸建议道。

        事到如今,情况紧急,袁绍众谋士知道此事关键,见有人出头,不再互相扯皮,很快都同意了许攸的意见。

        “何人愿意留守断后?”袁绍问道。

        众将明白,断后意味着要面临一场血战,九死一生,一时无人说话,就在袁绍要发怒的时候,一员老将出列说道:“某将愿意。”

        “辛苦韩将军了,将军一切小心,只需挡住关羽两日,将军即可撤退。”袁绍见出列的是老将韩猛,知道颇有几分武力,放心下来叮嘱道。

        “当效全力,誓死掩护主公撤退。”韩猛答应道。

        “即刻传令高干,让其在荡阴城一带布防,五日后寻找机会撤退。传令沮授,让其集合大军,向邺县一带靠拢,策应大军撤退。”袁绍如今只能寄希望于王渊反应缓慢,按照路程推算,自己最少需要六日方可走出大山,进入魏郡境内。

        而王渊从洛阳出发,若骑兵日夜兼行,四日左右即可赶到黑山荡阴城一带,若无人抵挡,极有可能截住自己。

        如今最好的打算是,王渊晚到一两日,高干也会顺利撤回,最差的打算是,王渊及时赶到,那么高干骑兵只需要挡住一两日就可撤退,王渊大军一路赶来,人困马乏。相信高干即便有些损失,大部分也能安全撤回冀州。

        “诸位早早下去准备,今晚连夜撤退。”袁绍下达了一系列的命令。

        就在袁绍撤退的同时,王渊果断的率领骑兵出击了,度过黄河后,王渊不敢耽搁,也顾不上清理袁军斥候,沿大路杀向驻扎在黑山一带保护后路的高干大军。

        王渊一路疾行,路过怀县一带后,下令高顺放弃防御,跟随骑兵北上。三日后王渊已经赶到朝歌一带,大军在朝歌休整一夜,第四日一早就向荡阴城赶去。

        荡阴城本是袁绍中转粮草的的要地,不仅有三万骑兵守护,还有两万多负责看守粮草和运送粮草的辅兵。高干明白,留守荡阴不仅仅是守城,而是挡住王渊,只能出城迎战。

        于是高干命令负责后勤的田畴率领两万辅兵固守荡阴,自己亲率三万骑兵出城迎敌。

        当日下午,王渊的大军就推进到黑山一带,高干早早出城拦截,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