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五斗米道

第(1/2)页

随后武都失守的消息传来,董卓不由暗暗叫险,好在已经顺利入蜀,于是下令李傕撤回的大军前往飞仙关一带驻守,守住蜀地门户,也好安心修养。待彻底平定巴蜀地区,再做打算。

        王渊率领八万大军,叩关阳平。

        汉中太守张鲁本是西汉留候张良之后,天师教教祖张陵之孙,此时的道教尚未成型,但随着《道德经》(《老子》)数百年的流传,各地出现了一些各不相属的修道人士,汉代也是道教发展的初期阶段。

        而汉末官府腐败,灾难练练,导致各地流民四起,也给道教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太平道、天师教(也成五斗米道)在这一时期发展了起来,以王渊现在看来,太平道显然出自于吉之手,而且传说中的南华老仙应该就是于吉。

        天师教和太平道虽然都是道教前期主要的流派,但相互是没有关系的,而五斗米道教是张鲁进入汉中后,由天师教发展而来。

        张鲁入主汉中后,杀了一同前来的张修,开始用教派的形式管理汉中,也是受到了张角等人的启发。

        张鲁自称“师君”,其传道原理和后世的传销有点类似,刚来着被称为“鬼卒”;然后用这些人再发展下线,一定人数后称为“祭酒”;再多就是“治头大祭酒”。

        而这些“治头大祭酒”就是张鲁管理地方政务的官员,当时汉中混乱,流民四起,张鲁创立义舍,免费给路人提高事物,加上传销一般的经营模式,很快就控制了汉中。

        张鲁的军队同样如此,谁拉来多少人,就领多少兵,所以短短的两年时间,张鲁就靠一郡之地,聚起十万大军,后期甚至打的刘璋毫无还手之力,只能请刘备入蜀,断送了自家的基业。

        要说张鲁手下,倒也有个牛人,那就是阎圃,董卓入蜀攻打武都时,张鲁听从阎圃的建议,果断放弃武都,退守阳平关。

        而董卓刚走,王渊大大军又来了,张鲁找来谋士阎圃、杨松议事。

        张鲁的手下大多都是依靠各自拉人发展起来的,大多没有多少本事,主要的手下就是阎圃和两个弟弟,加上汉中的世族杨家的几个人。

        汉中杨家本是弘农杨家的支系,弘农杨家乃汉末最大的世家势力,可惜其根据地处于关中地区,战乱不断,没有发展起来。而张鲁的主要手下也是杨家的一些人。因为张鲁靠传销起家,这些世家人头数最多,自然都是首领。

        “如今王渊大军跟随而来,已经攻破武都,该如何是好?”张鲁问道。

        “按照军报,王渊半月之内连下陈仓、武都两城,这两城都是要塞之城,城墙高大,董卓守卒都是百战精兵,一日可破武都,让人不可思议,看来盛名之下没有虚传,主公早作打算。”阎圃首先说道。

        “你是何意?如今兵临城下,不向办法退敌,而虚张声势,让主公投降?”杨松听出了阎圃的话外之意,厉声问道。

        阎圃闭眼不语,算是默认了。

        张鲁知道阎圃是个大才,自来都很尊重阎圃的想法,见阎圃这样一说,本就没了注意的张鲁不由心中发凉。但张鲁确实不想放弃手中的权利,入蜀称霸才是张鲁的目标,而今一连串的打击,让张鲁一时难以面对实事。

        “主公,切莫听这厮胡言乱语,王渊才有六万大军,我军却有十万,又有高关坚守,量他王渊也奈何不了我们。”张松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