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董卓进京

第(1/2)页

“然,此书一出,天下之势必会逐渐脱离世族的控制,乃社稷之福,万民之福。”贾诩激动的说道。作为寒门出生的代表人物,贾诩知道这天下书籍是何等珍贵,世家之所以能够几百年昌盛不败,并不是手里的田锲土地,也不是金钱财物,而是这书籍。

        “不知主公如何利用此书?”荀攸问道。

        “我打算先满足晋阳学府,抽调一些教师和有才学的学子,今年冬天就开始分散到西州、晋州、通州三地各郡县,尽早的教化这些部族,从娃娃抓起,提前灌输爱国思想,待成年后,再全部招进军营,用军队这个大熔炉,很快的就能融合下一代的鲜卑族人。”王渊说道。

        “妙,从娃娃抓起,甚妙。”钟繇赞道。

        战争刚刚结束,鲜卑人虽然被迫投降,但怨气很大,毕竟去年狼居胥一战,双方战死二十多万,加上长期以来两族的恩怨,的确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这一代有王渊压制,量他鲜卑人也不敢挑腾,但下一代人的问题要提前解决。

        “其次,满足并州本地需求,最后待产量稳定后,出售各地。”王渊说道。

        “如此可行,我并州目前最缺的就是钱粮,这么多鲜卑人要安置,又开了三州治所,一切都要从零开始,这资金的确缺的厉害。”作为大总管的王晨说道。

        众人知道,此书一旦公开出售,必然会震惊天下,好在目前朝廷正在解决权利分配,内斗不断,无暇顾忌并州,正是时候。

        安顿好并州事务以后,王渊把主要尽力放到了收集洛阳情报方面。

        西园军总管蹇(jian)硕密杀何进不成,何进联合共同辅政的袁家,密谋诛灭宦官。189年八月,何进被宦官杀死,随后董卓进驻洛阳。

        通过密探源源不断从洛阳传出的情报,王渊可以肯定,何进的死与袁绍有很大关系,其实当时洛阳城局势很明朗。

        刘宏死后,年少的刘辩很难建立起自己的势力,宦官虽然掌握这五营西园军,但没有皇帝的支持,这股势力是最小的,是最不足为虑的。而两个辅政大臣代表的势力是最大的,既太傅袁隗代表的世家势力,大将军何进代表的外戚势力。

        而袁绍的介入,成功的把何进的目标引向了宦官,而让袁家没有想到的是,董卓成了渔翁。

        九月,董卓废除刘辩,立弘农王刘协为帝,袁绍被迫出逃,董卓通缉袁绍,后被人劝阻,任命袁绍为勃海太守,赐爵位为邟乡侯。

        在洛阳朝廷一片混乱的时候,王渊正在忙这处理即将归来的鲜卑人安置问题。虽然很多事情提前都已经解决,但一百多万人不是说安置就能安置好的,建造房屋的工作量其大,三十万远远不够,王渊不得不在秋收后,调遣屯军北上支援,预计就寒冬时节,勉强能造出一户一房进行安置。郡城的打造也被拖后,一切以安顿牧民住房问题为首。

        通过整整一年的努力,长城外形成了一道以住房为基的长城,以居民点的方式,分布于南部草原依靠河流、山脉的地带。

        对于房屋的安排,王渊初步是这样决定的,家中有参军者直接赠送一间房屋,其余都以牛羊马匹等物资换取,一匹优等战马、两头牛、或者二十只羊都可以换取,目前人数在五口之内的,只能换一间;多于五口的,再换一间;多于十口的,再换一间…以此类推。

        对于没有条件交换的牧民,可以暂时赊账,逐年偿还,因为草原人为了抱团取暖,往往几代人都不分家,而目前房屋又不够,只能暂时集中安置。以王渊预计,要足够满足房屋问题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