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鸠摩智

第(2/2)页

气,肩头晃动,算是勉强地躲过了这样的一击,旋即,整个人又是用肩膀的力道,狠狠地一撞,犹如是野熊一样的狂掠而其,而面对这样的招式,那鸠摩智却是不慌不忙,身形微微一晃,便是闪躲了过去,然后又是一拳,便是将对方给掀翻了过去。

        干脆而又利落。

        在短短的时间之内,对方将一连串的功夫,都是施展了出来,而且还颇为厉害,让周围的人,都是为之隐隐震颤了,可以说,这样强悍的实力,是所有人都为之忌惮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人们都是纷纷避之不及,不想要惹上这样的一分灾难,毕竟,越是如此,人面对的困难,也就是更加的巨大了!

        他想要竭力避免这样的局面,所以,在三招之内,那鸠摩智也是轻松地将对方给拿下了,让周围的人,都是面露出了一丝惊讶的神色来。

        “怎么可能,他刚才,使用的是少林功夫吧。”

        “是啊,拈花指,般若掌,罗汉拳,这些武功他居然都是会啊,真的是厉害,居然功力深厚,竟然是比玄寂大师还要强悍一分呢。”

        “话说,我们的武功,可都是在藏经阁之中,可以说是轻易不外传的,那他是怎么知道我们的功夫的?”

        在惊诧的同时,也有寺中的小师傅,提出了心中的质疑。

        就连那玄慈大师,一双慈美也是深深地皱了起来,整个人的面色,不由得是为之一沉,仿佛是,心中无比的愤怒了起来,

        在他看来,毋庸置疑的是,这鸠摩智一定是窃取的秘籍之类,然后藏起来,偷偷修炼的,否则的话,又怎么会是今天这样的一种局面,这才他的心中,甚至是已经敲定了,但是,他也是深吸一口气,见自己这种震怒的情绪,暂时地压下心头来,待会的时候,他一定是要好好地质问对方。

        大名鼎鼎的吐蕃国师,竟然是这样,这让他的心里更是有着几分愤慨。

        “玄寂,你可一定要加油啊。”

        他在心中暗自地祈祷说道。

        而与此同时,苏元浩此刻,正是在一棵树木之上,掩藏在那郁郁葱葱的树叶之中,一双目光也是若有所思地看着此时的鸠摩智。

        他是逍遥派的掌门人,自然是清楚,那鸠摩智,使用的是逍遥派的独门功法,小无相功了。

        “大轮明王”鸠摩智是吐蕃国的护国法王,既然为法王,地位自是尊贵无比,他的尊贵,是以很具体的方法表现出来的,首先,他的随身用具,无一不是极尽华贵,到天龙寺去要胁人交出《六脉神剑图谱》,书信竟是银字金笺,精工镶嵌,本身就是珍贵的工艺品一件。他用来装慕容博抄录的少林绝技抄本的盒子,又是黄金打造的小箱,这人的金子未免太多了。

        用具奢华,他个人亦辞藻华丽,吐属高雅,配合尊贵身份。最重要的是,他既是法王,必定懂得高深佛法才相称。鸠摩智果然“宝相庄严”,他“布衣芒鞋,脸上神采飞扬,隐隐似有宝光流动,便如明珠宝玉,自然生辉”,使人看不一会,便生出“钦仰亲近之意”。

        他表演少林绝学“拈花指”,“只见他右手拇指和食指轻轻搭住,似是拈住了一朵鲜花一般,脸露微笑,左手五指向右轻弹……但见他出指轻柔无比,左手每一次弹出,都像是要弹去右手鲜花上的露珠,却又生怕震落了花瓣,脸上则始终慈和微笑,显得深有会心。”暗含“拈花微笑”之意,何其情雅柔和。

        他对佛法,博学精深,一进门便道出了枯荣大师所参枯禅的来历;其实他不但博学精深,根本就是聪明之极,领悟力奇高。而且具有旷古绝世的记忆力,过目不忘,在黄日华版天龙八部里少林方丈玄慈大师将少林武功秘籍拿给他过目,他随后就能倒背如流。[3]

        但是金庸先生越把他的外表谈吐学识描述得如何令人敬服,U看书www.shu.com  就越能衬托出他“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一切富丽堂煌的包装之下,鸠摩智是个不折不扣的贪婪卑鄙的人。他口口声声说要讨到“六脉神剑”的图谱,完全是为了忆故人情,但事实上,他的目标是以这本图谱,去换取到“还施水阁”阅览更多武功书籍的利益。他已得到了少林七十二绝技,还贪图更多,金庸小说之中,对武功最贪心的人非他莫属。鸠摩智是《神雕侠侣》的金轮法王的前身,但鸠摩智比他更金玉其外,因此也显得更虚伪。

        正如他的本门武功“火焰刀”,虽然无色无相,貌似不着痕迹,而那如火的欲望却无时无刻地侵蚀着他。身为方外高士,却托名“国师”,涉足政治,目的还是名利二字。他去天龙寺暗骗明夺六脉神剑未遂,就凭着一点蛛丝马迹,发现了“天龙六脉”高僧中的本尘就是大理国君保定帝段正明,于是立刻改变计划,挟持保定帝“赴吐蕃一叙”,这明显是为了在吐蕃赞普驾前邀功。后来又帮着他徒弟,吐蕃的宗赞王子到西夏求亲。为了这个所谓的徒弟(从宗赞的表现看,连鸠摩智半成的功夫都没学到),鸠摩智彻底撕破的面皮,连伏击这种不要脸的事也干出来了,可见他对于名利是多么热衷。

        而他的结局也非常有戏剧性,在枯井底,他的一切资本都被段誉收了去,成了废人。这时他能活下去的惟一方式就是恢复以前高僧的身份,他,“大轮明法王”,成功了。有人说,鸠摩智是金庸将东晋高僧鸠摩罗什与藏僧金刚智合二而一,并加以演义而创出的虚构人物。

        ……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