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章杨家将

第(2/2)页

方几眼。

        只见此时的杨延德身穿银亮色的甲胄,身背披风,腰间挎刀,相比在少林寺的时候,更多了一分戎马的英武之气,当然也难掩一丝沧桑之意。

        而杨延德看着苏元浩,察觉到他眼中精芒闪烁,神采焕发的样子时,心中也是不由得一震。

        “义兄,我此次前来可是冒昧打搅了。

        (      ||  [])({});

        ”

        “你说的这是什么话,我巴不得你早一点来,咱们兄弟二人好并肩作战,同驱虎狼呢!”

        杨延德向苏元浩轻轻捶了一拳,笑骂道。

        “阿浩,这里不是说话的地,走,我们进关城之中再叙!”

        ……

        ……

        在杨延德的陪同之下,苏元浩和他一起走进了城门。

        来到关城之中,眼前的景象也一下子开阔了起来。

        东陉关、西陉关合称为雁门关,中间有石头长城相连,傍山就险,气势十分的雄伟。

        在关城内的高坡之上有驻军营房,南边的则是校场,此刻正有杨家士兵在校场操练,挥舞兵刃,呼啸生风。

        “果然是强将手下无弱兵啊。”

        苏元浩见状,不由得眼前一亮,暗自点头。

        其实,宋代是出了名的重文轻武。

        在奔赴雁门关的这一路沿途之上,苏元浩也亲眼目睹了很多宋兵与辽兵交战的景象,那些禁军战斗力低下,在与辽兵的战斗中经常是溃不成军,不堪一击,U看书  wwwkhu.com简直就是一盘散沙。

        所以,并非辽兵太强,而是很多大宋的禁军太弱。

        而反观这些杨家士兵却是训练有素,英勇精锐,比那些禁军要厉害很多,要是大宋没有杨家军这样一支英勇善战的军队作为中流砥柱的话,那后果还真的是不堪设想。

        在穿过了营房之后,一座殿宇就坐落苏元浩的在眼前。

        “阿浩,这里就是春秋楼,也是我们战时指挥下令的地方。”

        杨延德拾阶而上,而苏元浩在端详了一眼面前的建筑之后,也紧随而上,迈步走入了殿宇之中。

        当苏元浩走进殿宇之中,发现这里聚集着很多的人,看他们身上穿着的甲胄,应该都是杨家的武将了。

        在殿宇之中还摆着一个巨大的沙盘,上面满是黄沙,模拟雁门关方圆百里的地形,其中更是标注着辽军的几大势力范围。

        一个满头白发的老妪,正拄着一个龙头拐杖,走在沙盘前面,给那些武将指点战势,分析局面。

        虽然这老妪已经有古稀之年,但是却精神矍铄,满是威严,饱含气势,浑浊的双眸之中泛出精芒光彩,而且她的声音洪亮如钟,所说的每一字一句都在殿宇响彻,清晰无误地传达到武将的耳中。

        而那些武将,听了老妪的话语,也是频频点头,不停地表示赞同和领会,显得是无比的恭敬样子。

        看到眼前的这一幕,苏元浩心下一凝,对于这老妪的身份也是猜测的十不离九了。

        此人不是那位百岁还挂帅出征的传奇巾帼佘太君,还能是谁呢。

        ……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