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平衡和育人

第(1/2)页

  不过虽然允熥许他们喝酒,但是侍卫们也知道不能喝的烂醉,都只是浅尝辄止,今晚值守的几人更是滴酒未沾。而且不一会儿杨峰就劝道:“陛下,今日就到此为止吧。”

  允熥又举起杯子和几人喝了一杯,就让他们散了。武当派的人虽然还可以自己走路,但有人醉得不清,允熥吩咐给他们安排房屋住下。不会留下当侍卫的人已经走了,倒是不需再专门派人去告知一声。

  允熥正想着回坤宁宫,高煦拉着张无忌过来说道:“皇兄,把张无忌给我做侍卫吧。他年纪还小,当皇宫侍卫也不够格的。”

  “怎么从皇兄这里要人?”允熥笑道。

  “我与张兄弟聊天,颇为投契,于是要留下他当我的侍卫。”高煦笑着回应道。

  允熥本无可无不可,也就答应了。“那就给你当侍卫。但你可要调教好了,我要是看他武艺退步了,可不行!”

  高煦忙道:“没问题,皇兄尽管检查!”又拉着张无忌说道:“来,去我那里接着喝。”拉着张无忌走了。张无忌一脸求救的神色,也不知是不愿继续喝酒,还是不愿做高煦的侍卫。不过允熥没有注意到他的表情。

  允熥回到坤宁宫,熙瑶走过来闻到酒气,问道:“今日怎么喝酒了?我还以为你只是留那些人在宫中用膳。”

  “武当这些人刚刚和原来的侍卫比武来着,我怕他们留下隔阂,所以安排他们在一起喝酒。喝得不多,并且我也只是喝了一点果酒而已。”允熥解释几句。随即又反问道:“敏儿被送回来了吧?”

  熙瑶答道:“嗯,昀兰她们三个把她送回来的,都睡下了。我又留了昀兰、昀蕴和昀芷在坤宁宫用了晚膳。”说完这话,熙瑶似乎还有话要和允熥说,但却并未出口。

  不过允熥看到了他的表情,问道:“你这是怎么了?有何难以启齿之事?”

  熙瑶锤了他一下,说道:“什么叫做难以启齿之事!哪有和自己妻子这么说话的。”然后说道:“是这样,今天我和昀兰她们用膳的时候,觉得昀兰有些不对劲,问她身体有什么不舒服,她却说没事。但她的神情我仿佛是在哪里见过,却又想不起来了。这事本不想现在和你说,但既然你问起了,我也不能隐瞒。”

  允熥对此并不在意。“十三四岁的小姑娘在想什么你都不知道,我更不知道了。也或许是来月事了呢,不好意思和你说。”

  “倒是有可能,但我总觉得不像。还是盯着点儿吧。”熙瑶说道。

  “嗯,那你盯着点儿。”允熥随口说道。

  一夜无话。第二天上朝,果然有人跳出来说起招募侍卫之事。御史黄柏说道:“臣听闻陛下昨日招募武当派的俗家弟子为侍卫,可是确实?”

  允熥说道:“朕昨日确实招募了八位武当山的俗家弟子为侍卫。”

  “陛下,若是皇宫侍卫不足,京城诸卫的高手又不多,可以从外地的卫所招募,怎好从佛道两家招募。”黄柏马上进谏道。

  允熥这才想起来,其实也可以从外地的卫所招募,当时他把这回事给忘了。不过好在朱元璋时期没有发生过侍卫大规模阵亡之事,因此对于万一京卫高手不够护卫皇宫皇帝怎么办这件事没有定例,所以他还可辩驳。“若从外地卫所招募侍卫,那到底是只招募侍卫本人,还是把他全家迁来京城的卫所?若是只调到京城为侍卫,那么与老父老母相隔,有违人道:但是若迁来京城的卫所,那天下的卫所军士都有定数,京城诸卫贸然增加不好吧。”

  “而这些高门大派的俗家弟子则不受此限,若是老父老母无人照顾,还可接到京城,待不为侍卫时再回本籍。高门大派的俗家弟子也都是家世清白,三代以内无犯法之人,有何不妥?”

  黄柏还要再说,允熥却不愿和他再辩论了,辩下去可没头儿,示意奉御喊退朝。听到退朝之声,黄柏不好再说话,只能躬身退下,回去写折子。

  允熥不怕他们写折子,毕竟折子可以留中不发,所以他在乾清宫看到进谏招募侍卫之事的折子毫不在意,随手扔进了留中的折子堆放的筐里。

  但四辅官也也对此进谏了一番。暴昭赶在方孝孺说话前出言道:“陛下,若是皇宫之内的侍卫不足,京卫武艺高强的人又不够,倒是可以从这些高门大派招募俗家弟子充为侍卫。但不要只在武当派一家招募侍卫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