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一章 姗姗来迟

第(2/2)页

生梦死,有人是卧薪尝胆,有人是穷途之哭,人间百态,皆能看到。

        大明太大了,人也太多,千姿百态,靓丽纷呈。

        乾清宫。

        朱栩坐在书桌前,奋笔疾书。

        桌上摆满了各种小手札,还有‘随记’,一个个小本子,他写一阵子就抬头看几眼,然后继续写。

        这些都是他多年来对于大明各项政策的思考,以及偶然乍现的灵光,都记录在这里,他在整理,这些都是要在未来的施政中逐一实现的。

        曹化淳陪站在不远处,眼见灯光暗了些,悄悄命人换了一盏灯。

        朱栩这已经是常态,从早到晚,几乎没有什么清闲的时间。

        ‘或许,等忙过这段时间就好了。’曹化淳心里道。

        这个时候,张筠一身常服,在宫女的陪同下,端着一碗羹汤,悄悄来到门前。

        曹化淳看了眼朱栩,连忙迎了过去,低声道:“奴婢参见娘娘。”

        张筠向里面看了眼,轻声道:“皇上还不想休息吗?”

        曹化淳看了看外面的天色,道:“估计还得三更。”

        张筠看着灯光下,奋笔不止的朱栩,将羹汤递给曹化淳,道:“劳烦公公端给皇上,请他早点休息。”

        “是,娘娘费心了。”曹化淳端过来,悄步走向朱栩。

        张筠又看了眼,悄步的走了。

        曹化淳进去,将羹汤放在朱栩桌前,低声道:“皇上,这是皇后娘娘送来的,娘娘今晚在乾清宫留宿。”

        朱栩一怔,抬起头,好一会儿才适应过来,看了眼眼前的白色羹汤,放下笔,吐了口气,伸手端过羹汤。

        轻轻尝了口,清淡爽口,提神醒脑。整个人都清醒了几分。

        曹化淳看着朱栩,道“皇上,明天就是大议,是否要早点睡,养足精神?”

        朱栩放下碗,看了眼外面黑漆漆的天色,道:“今天就到这吧,内阁那边,有什么动静吗?”

        曹化淳想了想,道:“没有什么特别的,内阁近来的态度有些奇特,似乎专注于‘新政’,其他的事情,已经不再插手。”

        朱栩刚要起身,顿时一愣,道“什么叫做‘已经不再插手’?”

        曹化淳沉默一阵,道“对于皇上的一些既定政务,内阁极少反驳。”

        朱栩依靠在椅子上,眯了眯眼,不由的笑着道:“内阁也算是学聪明了,好。行了,今天就到这里,都去休息吧。”

        “是。”

        这一夜,相当的漫长。

        第二天一大早,东华门就排起了长队,内阁辅臣孙传庭领头,后面是六部尚书,侍郎,接着是各地的巡抚,总督,五十多人,分成两排,看着紧闭的大门,安静的等着。

        内阁大议厅,毕自严,孙承宗,靖王,汪乔年早已经在了,郑友元忙着指挥,布置,安排各种程序。

        这个大议厅,本来是能坐下将近两百人,但实际来的人,只有五十多人。

        孙承宗与毕自严并排而立,打量着这个大议厅,孙承宗道“这只是个开始。”

        毕自严抱着手,脸色平静的点头。

        当今这位皇帝,很多事情都藏在一些细微的事情之中,以往不在意,现在稍微留心,就能发现端倪。

        比如,这个大议厅,近两百个位置,预示着下一次大议会有两百人,只是,这多出的一百多人从哪里来,如何来,就不得而知了。

        郑友元转了一圈走过来,道:“大人,差不多了。国旗卫队已经准备好,只等时间开启宫门,诸位大人进宫。”

        毕自严与孙承宗却没有松气,反而心情越重,越到是这个时候,更要谨慎。

        咚咚咚

        宫里沉闷,厚重的钟声突然响起,响彻整个紫禁城。

        东华门应声而开,两扇大门被拉开,孙传庭望着里面,抬步率先走入。

        在这些外廷的大人们进宫的时候,朱栩也在张筠等的帮助下,穿好了龙袍,遥望内阁。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