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余毒未清

第(2/2)页

学濂坐在青年对面,他已经看过今天的朝报,一边自来熟的倒茶,一边道:“兄台,听我一句劝,遵守本心最为重要,我之前苦读诗书,到头来才现我最喜欢的还是行军布阵,驰骋沙场……”

        青年看着魏学濂神情也微动,旋即平和的摇头道:“在下出身武将世家,家父,叔父,兄长皆已经入行伍,我却不能再去了。”

        魏学濂喝了口茶,听着直愣神,旋即一脸可惜的道:“原来如此,倒也别无他法,希望兄台明年高中,位列三甲!”

        这个时候,孟兆祥也从楼上下来,坐在魏学濂边上招呼了句“魏兄。”

        魏学濂这才意识没有认识地面的青年人,抬手道:“还未请兄台名讳?”

        青年人微笑,抬手道“在下曹鼎蛟,山,西大,同人氏。”

        魏学濂一愣,道“曹鼎蛟?怎么与那位禁军统领曹变蛟的名字那么像?”

        青年笑而不语,继续低头看报纸。

        倒是孟兆祥看着曹鼎蛟道:“我观曹兄眉宇如星,性情敦厚,怕是诗书满腹,可是冲着明年那第一榜去的?”

        第一榜,也就是俗称的一甲,状元,榜眼,探花。

        曹鼎蛟闻言摇头,道:“近来有诸大儒要鼎革儒学,推陈出新,在下这次里是打算考取皇家政院,潜心问学的。”

        孟兆祥与魏学濂都是怔了怔,对于皇家政院那边放出的消息他们是知道的,那里聚集了不少名家大儒,也有当朝高官,不时的讲经说法,很是热闹。

        真正让孟兆祥与魏学濂惊奇的是,京城已经很少有这样潜心文学的人出现了,来京城的学子,哪一个不是为了考取功名?光耀门楣?

        两人都是一脸钦佩的看着曹鼎蛟,道:“曹兄虽然年纪少一些,可品性令人佩服,我二人今日受教!”

        曹鼎蛟连连摆手,道:“二位客气,只是家里长辈说了,以前的没什么用,要学习新东西……”

        魏学濂与孟兆祥自然认为曹鼎蛟是在谦虚,拉着他换地方,要与他一醉方休,说到动情处,三人都相见恨晚,吵闹着要认兄弟。

        在他们热闹的同时,原永.平府知府,孟乔芳府上,也聚满了人。

        孟乔芳本来在辽东做的很好,只是张问达成为辽东巡抚后,展开了‘清肃’行动,主要就是针对那些与建奴‘交勾’的人,孟乔芳有嫌疑,可是没有实证,因此被安排回京‘另有任用’。

        京里都传闻,这位可能进入户部,任一都司员外郎。整个大明都知道,户部乃是最为要害的位置,更何况尚书还是国舅,自然前途光明远大。

        孟乔芳自然也是这么认为,在辽东多年,京城没有什么根基,到了京城没有多久,他就大开中门,广迎四方宾客。

        这也是大明官员的一种本能了,只要有机会,尽可能的拉拢人心,师生,乡朋,亲友要想尽办法联络,也唯有这样,才能在官场站住脚,做成事。

        纵使朝廷出了‘九条规定’,严禁结党结社,强制解散了复社,清除了东林党,杀的人头滚滚,可近乎深入骨髓的结党之风,还是没人能阻挡。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