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5章 大元帅府的部署

第(2/2)页

伴读,比如曹家的曹明蛟,毕自严的小孙子毕庸泸,孙承宗的重孙,傅涛儿子等等,都是朝廷重臣子弟。

        这些安排简直不能太明显,也是朝野沸腾,要求尽快立储的原因之一。

        张筠是知道朱栩的安排的,但还是不想因此引起朝野的不安,间接给朱栩添麻烦。

        朱栩毫不犹豫的道“去,都去。这些小家伙们也见识见识外面的世界,现在是一个特殊的时期,要让他们感觉到变化,这些人才是将来变革的主力,他们才是我大明的未来,不能跟一群老头子那么守旧,只盯着京城这么大块地方……”

        张筠眨了眨眼,对朱栩的话似懂非懂,知道朱栩自有安排,十分放心的‘嗯’了声。

        这些都算是闺房密语,不能传出去的。朱栩心里还在思索,忽然又问道“对了,苏音音有身孕了吗?”

        苏音音是曹变蛟的正妻,负责守卫内廷,他们两人成亲也有一年多了。

        张筠道:“没有,如果有,皇嫂肯定早就知道了。”

        朱栩点点头,道:“王一舟留手京城,曹变蛟负责这次避暑的安全事宜,苏音音也一起吧,跟在你身边。”

        “嗯。”张筠没有意见。

        曹家的影响力,大多在军方。曹文诏做为明朝四大毒大都督之一,执掌皇家第一军团,从军多年,各地的总兵,副总兵不知道有他多少老部下。

        曹变蛟执掌禁军多年,现在入职大元帅府,媳妇执掌内廷防卫。

        曹家,让人看着都觉得心畏。

        张筠突然仰起头,道“臣妾还想多带几个人。”

        朱栩向下躺了躺,随口道:“嗯,名字告诉曹化淳,让他安排好了。”

        张筠俏脸微笑,轻声道:“好。”

        朱栩没去管张筠要带谁,似漫无边际的道:“煓儿这次不带了,永宁也不带,你再看看,有合适的人,再带一些,不然路上也无聊,再物色物色,有合适的小家伙都带上,虽说是避暑,也算是一场旅行了……”

        张筠轻轻应是,安静的听着朱栩的话。很多时候,朱栩的话比较多,虽然张筠听不大懂,但很愿意倾听。

        两人说着说着,就睡着了。

        第二天一大早,朱栩还在打着拳,曹化淳就来禀报,道:“皇上,孙阁老来了。”

        朱栩手势不停,道:“什么事情?”

        曹化淳道:“孙阁老想与皇上谈杨嗣昌的事情。”

        朱栩脸上一笑,道“孙阁老倒是敏锐多了,请他进来吧。”

        “是。”曹化淳应声道。

        朱栩打完一圈,接过李解语递过来的毛巾,一边擦汗一边道:“随便煮点吃的,这顿饭估计时间比较长。”

        李解语一笑,道:“是。”

        朱栩也不打算去洗澡了,擦着汗,在椅子上坐下,喝了口凉茶,孙承宗就到了。

        朱栩不等他行礼,道:“免礼,快坐,咱们随便吃一点,待会儿朕还得去见暹罗,缅甸的使团。”

        孙承宗知道朱栩不喜欢这些虚礼,便抬着手,依言坐下。

        等李解语端过饭菜,他连忙又道谢,这一番,才算坐定。

        李解语陪在朱栩身旁,给他挑拣着食物,煮着凉茶。

        孙承宗与朱栩多年君臣,已经习惯这样的场面,低头吃了一口,这才道“皇上,暹罗,缅甸的使臣,臣已经见过,大致条件已经谈妥。”

        多尔衮去年开始就示弱,一路败退,实则上是给暹罗挖了大坑,在山罗峡谷一举打败暹罗十万大军,趁势攻占暹罗三十多城,要不是后勤跟不上,还能打到更多。

        多尔衮韬光养晦,暗藏了很多实力,明朝大炮正面强攻,骑兵的高度机动性,暹罗的传统战法根本不是多尔衮的对手,接连大败。

        现在双方在对峙,陷入胶着。

        暹罗虽然看似强大,统一了除缅甸与安南外的东南半岛,但内部纷纷扰扰,实力交错,还没来得及整合,现在是内外交困,只能求助于大明了。

        缅甸的麻烦在于曹文诏,曹文诏打着剿匪的名义,对云南与缅甸的土司屡屡出手,不断的越界行动,这给本来就四分五裂的缅甸极大压力。

        缅甸王室已经在怀疑明朝的动机,多方警醒,准备联合应对明朝。

        但以他们现在的国力,如何应对强大的明朝?

        实则上,这两个使团,是带着‘求和’的意图来的。

        孙承宗的谈判条件,是增加朝贡数额,并且重新划定边界,联合打击边界匪患,伴随着是还有一系列的商业贸易协定。

        朱栩对孙承宗的谈判条件还算满意,端着小碗,持着稀粥,道:“设立的官方的,商业的,民间的办事处,商行,商会等,要充分利用起来,给朕盯紧这两国的一举一动,尤其是军事,政治方面,还有对外的,金银什么的,尽管撒出去,朕不稀罕,朕要粮食!”

        孙承宗明白朱栩的意思,点头道:“是,臣明白,军情处已有详细的计划,过几天会密呈皇上。”

        朱栩点头,道:“多尔衮那边,你怎么看?”

        孙承宗眉头皱了下,对于朱栩的羊狼吞虎计划有些不安,沉吟一声,道:“皇上,多尔衮手里的军队,除了女真骑兵,还有倭国,安南,暹罗等杂兵,架起来最多可能超过十万,南安南土地肥沃,粮食年年都算是丰产,加上他们不断发动战争,侵吞大量的金银,人口,这几年沉淀了不少,若是再给几年,怕是不会这么容易控制了……”

        大明朝廷对于多尔衮是极其不放心的,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何况还有亡国之仇。

        朱栩难得的赞同的说道:“朕也是这么想的。”

        孙承宗眼帘猛的一抬,道:“皇上,那臣是否对多尔衮进行一些制约?”

        大明想要对多尔衮进行限制实在是太容易了,并且多尔衮还没到敢与大明翻脸的地步。

        朱栩摇了摇头,道:“再养个几年,倭国那边也差不多了,朕会任命多尔衮的讨倭总兵官,整合安南,朝鲜,琉球,蒙古的兵马,总计十万大军,一举铲除倭国这个大患!”

        孙承宗神色沉吟不动,不一会儿道:“皇上高明,若是能只出一点钱粮就灭掉倭国,对我大明无甚影响,还能对多尔衮进行削弱,一箭双雕,皇上高明。”

        朱栩微微一笑,道:“钱粮我们也不出。”

        孙承宗看着朱栩,瞬间明悟,道:“皇上想要试探一番?”

        对于朝鲜,琉球没什么好试探的,但多尔衮,蒙古却是不同。

        朱栩‘嗯’了声,道“军情处要更加努力一点,网撒的再大些,花银子就能办的事情就不要大动干戈。”

        孙承宗道:“是,臣明白。”

        朱栩端着碗,道:“边吃边说。”

        孙承宗配合的端着碗,吃了几口,道:“皇上,关于调杨嗣昌回来,可是有什么安排?”

        杨嗣昌的资历也算厚实,若非没有军功,晋升一个大都督也是绰绰有余。

        经营南海,吕宋,旧港两省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必然是要有所晋升。

        并且,突然调杨嗣昌回来,显然乾清宫是有所安排,是什么呢?

        孙承宗猜不透,只能来询问了。

        朱栩吃着小菜,咯嘣咯嘣响,一边炫耀他的好牙口一边说道“南海经营的差不多了,杨嗣昌留在那是大材小用,先回来,升一个都督,在帅府待一年,明年年底吧,朕打算让他去辽东,接替熊廷弼,规划辽东。”

        熊廷弼是个帅才,但在战略,尤其是大战略上,是远不如杨嗣昌的。

        杨嗣昌这个人,有着极其高的战略眼光,行动能力,只要给他足够的机会,绝对能干出大事情!

        孙承宗跟随朱栩多年,自然不会信他这样的搪塞之言,沉默片刻,道:“不知皇上,心中接替臣的人选是谁?”

        这句话一出,屋檐下瞬间安静了。

        朱栩吃饭的声音没了,边上李解语的动作也变得极其缓慢,甚至连院子里鸟雀都知道轻重,安静的不敢叫出声。

        大明高层的换血,不止是内阁,还有就是帅府,在很多人看来,接替孙承宗的会是曹文诏,这样的配置,很符合朱栩的性格以及接下来的大明改革节奏。

        孙承宗起初也是这么认为,但随着事情发展,他不这么认为了,杨嗣昌被调回来,让他敏锐的察觉到,已经安排好的内阁的皇帝陛下,要对帅府做出部署了。

        “秦良玉。”朱栩这次没有再打太极,异常干脆的说道。

        m.shenPINwu.COM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